名词解释:《资治通鉴》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他叙述了自周威列王2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共1362年的历史,总共294卷。《资治通鉴》吸收了纪传体史书优点,复兴并创新了编年史体,同时它材料丰富,考证精详,史学价值相当高,同时也是...
这部书按年、月、日的顺序,叙述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全书近300卷。司马光主编这部书的目的,是为了封建统治者提供历史经验教训,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取材广泛,叙事明晰,对研究中国古代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资治通鉴》是一部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其名蕴含深意,下面是对其名词的详细解释: 一、名称由来 “资治”:意为帮助治理,即为治理国家提供资鉴。这里的“资”在文言文中做动词使用,解作“用于、用以、提供”,“治”则解作“治理、统治”。 “通鉴”:意为通览古今,可以广泛使用的借鉴性历史...
“资治通鉴”的意思是“用来给帝王统治参考的前代历史事实”。“资”,给,提供。“治”,治理。“通”,全面的,通用的。“鉴”,镜子,对照镜子,可以体察自身的过错。《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著的编年体史书。古人记史,是为了寻找规律,找出朝代兴替的规则,以提供给当代的最高统治者使用。《资治通...
资治通鉴以时间为序,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叙述历史事件。这种时间序列的叙述方式,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历史事件的时间前后关系,掌握历史的脉络。 三、资治通鉴中的名词解释 1. 帝王时代 帝王时代是指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统治者时代,主要是指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到晚清帝制覆灭为止的历史时期。资治通鉴以帝王时代为主线...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阅读学习。司马光在编修《资治通鉴》时,不仅妥善地将纪传体揉入编年体中,使纪传之详细与编年之简明结合起来,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因按年纪事,故没有篇目,不作目录,只是以年检索。司马光突破这种旧例,分三部分将年表、帝纪、历法、天象、...
资治通鉴音注的名词解释 (1)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传统文献之一,是由唐代班固撰写的记录中国历史全书。它由504篇历史篇章组成,全书历时近3000年,包括黄帝、商、西周、东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历史内容。 (2)音注: 音注是指在资治通鉴中,班固添加的读音...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资治通鉴》这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
在资治通鉴中,有很多名词需要解释。这些名词既涉及到政治制度、军事战争,也包括了官职、地名、人物等。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名词解释: 1.君主制:指国家政权由一个君主统治,君主承担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和权力。在中国历史上,君主制是主要的政治制度,像是封建王朝的帝制就是一种君主制度。 2.宋朝: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
名词解释 《资治通鉴》 答案: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月、日的顺序,叙述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全书近300... 点击查看完整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名词解释 行省制度 答案: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管理全国政务。大都及周围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称“腹里”。除吐蕃外,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