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主义现实主义这些本质性的变化背景之下,费舍主要讨论了其中两种典型症状:一是个体精神健康问题的普遍化以及通过对其的医学化和私人化,由此掩盖了它的社会性和政治性背景;二是在宣称要废除或是把传统国家力量降低到最小程度的新自由主义时期,官僚制不仅没有因此受限或消失,甚至还以一种“新的、去中心化的形...
因为在费舍看来,“资本主义现实主义”揭露了当下一种“更加深刻、更加无处不在的枯竭感,文化和政治的不育感”,不会再出现新的东西、新的可能以及“别无选择”成为21世纪资本主义社会最典型的症状,而它所指的不仅仅只是这一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的全面笼罩,而且也暗示处于其中的个人在其主观、心灵和精神中也都束缚于这...
其二,就广延的“装置”层面而言,资本主义现实主义被德勒兹和加塔利描述为某种先前所有社会系统均无法摆脱的“黑暗潜能”,其所构筑的实体(即资本主义系统)具有无限的可塑性,其界限并非由法令固定,而是被务实地、即兴地定义,这种拆解规则并且随时重建的做法表明,资本主义不受制于任何超越的法——费舍此处对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者 ··· 马克·费舍 作者 王立秋 译者 作者简介 ··· 马克·费舍 (Mark Fisher,1968—2017) 网名K-punk,英国作家、乐评人,互联网上活跃的思想家,近乎实时地记录了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21世纪初,他以K-punk为网名写博客,西蒙·雷诺兹称K-punk博客是“博客星丛”的中心。他...
《资本主义现实主义》,作者:马克·费舍,译者:王立秋,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1月。 与当下现实“短兵相接”的教育之书 2011年,美国上映了一部名为《超脱》(Detachment)的电影,导演托尼·凯耶通过主演阿德里安·布罗迪扮演的代课教师亨利,展示了一幅极为阴郁的美国教育图景。亨利难以走出童年创伤经历导致的阴影,他心灵...
就如亚历克斯·尼文为《资本主义现实主义》所写的导读中所强调的,马克·费舍这部引起人们巨大热情、关注和讨论的著作“在一个层面上是21世纪头十年英国特定环境的产物”[①],但在另一个更大的层面上,费舍于这一特定环境中所观察、思考和指出的问题以及困扰着我们的感觉和氛围却是广泛且普遍的。而恰恰因此,《资本主...
这个概念呼应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正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从现代主义的抽象和实验中退回到熟悉和家庭中一样,资本主义现实主义也是基于对现实的单调还原”(Alex Andrews, “Interview with Mark Fisher: ‘Crises of Capitalism won’t in and of themselves deliver a better world’”, Ceasefire Magazine, 30 ...
《资本主义现实主义》,作者:马克·费舍,译者:王立秋,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1月。 与当下现实“短兵相接”的教育之书 2011年,美国上映了一部名为《超脱》(Detachment)的电影,导演托尼·凯耶通过主演阿德里安·布罗迪扮演的代课教师亨利,展示了一幅极为阴郁的美国教育图景。亨利难以走出童年创伤经历导致的阴影,他心灵...
鉴于资本主义现实主义的压迫无处不在,马克·费舍在《资本主义现实主义》中以某种审慎乐观的方式引导读者寻找新的有效反抗形式,他开启的寻找“逃逸的力量”并与生成缠斗的路径,让身处黑夜的人们重拾信心、看到更多可能。 撰文| 张美川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资本主义现实主义:私人情绪与时代症候》,[英]马克·费舍 著,王立秋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文选读:深陷“抑郁的快乐”状态的英国学生 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先辈们形成对照的是,今天,英国学生看起来脱离了政治。法国学生还会上街抗议新自由主义,英国学生——相比之下,他们的处境糟糕得无以复加——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