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及核算类型 信用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因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其对应科目是坏账准备。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其对应科目是各种资产减值准备。 2、转回的差异 信用减值损失可以转回,当后期减值因素好转或消失时,可以在计提范围内转回已计提的减值。
4. 固定资产:当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物理损坏、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低于账面价值时,需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5. 无形资产:对于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软件等),如果出现新技术的替代、市场需求消失等情况,导致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就要计提无形资产减值...
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都是属于损益类科目,影响利润,只是对应科目不同。 一、核算对象 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最大的区别就是两者核算的对象不同,信用价值损失主要核算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比如应收款项类科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预付账款)、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等金融资产,适用于...
信用减值损失是企业因购货人拒付、破产、死亡等原因无法收回,而遭受的损失。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 信用减值损失属于损益类科目;坏账准备属于资产备抵类科目,借减贷加。 应收款项减值有两种核算方法,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款项的减值...
信用减值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的区别 在财务会计中,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虽然都涉及到资产价值的减少,但其性质和处理方式存在显著差异。 信用减值损失主要与金融资产相关,尤其是那些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如应收账款、贷款等。当这些金融资产的预期信用损失超过其账面价值时,企业需要计提信...
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在会计领域都是重要概念,两者虽都影响利润,但有明显区别。以下是两者主要区别: 一、定义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主要涉及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信用减值损失:应收账款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主要核...
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最大的区别就是两者核算的对象不同,信用价值损失主要核算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比如应收款项类科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预付账款)、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等金融资产,适用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预期信用减值损失...
信用减值损失主要是计量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预计无法完全收回而计提的预计损失。而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是基于与本企业发生业务往来的其他企业或个人商业信用而进行赊销而形成的。所以对这些科目计提坏账准备,对应的损失计入到“信用减值损失”科目。也可以看出信用减值损失核算的是流动资产预计无法全额收回的损失。其他...
十三、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列) 这个科目,是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实施之后才有的新科目。 要说新也不算全新,在没有单独成会计报表科目之前,其在利润表里的“资产减值损失”科目里以“坏账损失”的名义出现。 比如,看2017年和2023年报表附注的对比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