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为同期的贺衷寒则是担任了训练团的所长,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贺衷寒此时在老蒋心中的地位和威望,已是和陈诚等人教官齐平,早超过同期还在担任旅长、团长的黄埔同学们了,甚至于因为组织军官团训练,贺衷寒已经隐隐约约成为国军黄埔学生系的中坚人物。1935年贺衷寒的权利到达了顶峰,在4月初的汉口召开的第三次国...
1950年,贺衷寒出任国民党交通部长,他的才干再次得到充分展现,贺任内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努力,为台湾交通事业的发展和日后经济起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72年5月,忧郁中的贺衷寒因骨癌病逝,最后一句话是:“我已72岁了,不算短命吧!”《黄埔军校名人传略》中介绍到, 贺衷寒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
这与他身上的书生气息有关。由于从小热衷于阅读,贺衷寒习惯于深思熟虑,总能在他人之前洞察形势的走向。然而,他在实际行动方面显然存在一些不足。这使得蒋介石认识到贺衷寒在实际操作层面的欠缺,因此并未让他负责过多具体的部门。四、然而,贺衷寒的过失并不仅仅止步于此,令蒋介石更加反感的是,他在复兴社内部又设立...
少年时打下的基础,都不会白费。当时考进黄埔军校的人,虽然都有一定文化水平,但大多都是贫家子弟,哪有贺衷寒这样专门请了名师学习的。所以没多久,贺衷寒就在黄埔军校脱颖而出。贺衷寒与蒋先云、陈赓并称“黄埔三杰”,当时学生里传了一句顺口溜:蒋先云的字,贺衷寒的嘴,比不过陈赓的腿。意思是说,蒋先云写...
蒋先云、陈赓、贺衷寒三人,合称为“黄埔三杰”,他们三人才华横溢,各自有擅长的领域,在黄埔一期学员中风头无两。可惜命运多舛,三人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蒋先云成为了烈士,陈赓成为了大将,而贺衷寒一生从未掌过兵权,更没有受过重用,晚年更是成了陈赓口中的“神棍”。那么,贺衷寒为何会落得如此结局?贺衷寒是...
贺衷寒闻讯,冒着生命危险以极大的义愤撰写了《黄庞案之真相》一文,猛烈抨击赵恒惕,替死难者伸张正义。赵恒惕下令将其逮捕下狱,其在狱中受尽折磨,几乎丧命。后由其父花钱,经岳阳县两位议员具保才获释。即便这样,贺衷寒仍没有放下他的笔,他办的通讯社被警察厅查封,法庭几乎每天都传讯他。他债台高筑。就...
1924年,贺衷寒考入了黄埔军校的第一期,在那里,他和蒋先云、陈赓相识,三人都是才子,后来被誉为“黄埔三杰”。在学校里,大家经常说这么一句:“蒋先云的字写得好,贺衷寒口才了得,可陈赓那双腿跑得快。”这话说得挺贴切,意思就是蒋先云写字漂亮,贺衷寒能说会道,但陈赓那腿脚特别灵活。贺衷寒这人,能说...
自黄埔毕业之后,贺衷寒既没有如蒋先云那般在青春年华时就早早离世,也没有像陈赓那样成为新中国的大将军,而是走上了另一条道路——紧紧追随蒋介石。这原本是一次明智的赌注,毕竟蒋介石日后成为了国民党以及整个中国政治舞台的核心人物 。然而贺衷寒的悲剧,恰恰是从他对权力怀有过度的渴望开始的。1932 年,蒋介石...
你看,贺衷寒这家伙,确实是个人物。说起陈赓,大家都知道他后来成为了咱们的开国大将,特别厉害。而蒋先云呢,可惜啊,1927年5月就在北伐的前线牺牲了,那时候他才25岁,真是天妒英才。这两个人啊,都是铁了心要跟着共产主义走的。可贺衷寒呢,他偏偏要跟着蒋介石,走上了跟共产党对着干的路。说到这儿,你...
在贺衷寒年轻的时候,他对共产主义思想抱有浓厚的兴趣。他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憧憬着改变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革命活动。而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邂逅了一个人,这个人改变了他对共产党的看法。那个人就是张国焘。莫斯科的学堂里,张国焘和贺衷寒都投身于学习的浪潮中。张国焘是个个性强势的人,喜欢在群体中占据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