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作便是大诗人贺知章的草书《孝经》。 贺知章好酒,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纸尽方休,咸有可观。杜甫《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个说的就是他;可世人只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却不知贺知章还是位书法大家, 用笔酣畅,一气呵成,拉开了...
唐代草书《孝经》墨迹本,纵26厘米,横265.1厘米,其长度约相当于两个四尺对开横幅(长138厘米)拼接在一起。后人根据卷末小楷识语“建隆二年(961)冬十月重粘裱贺监墨迹”,推测其手书者为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但这也只是一种推测而已,实际上并无定论。虽然北宋《宣和书谱》中也著录有贺知章所书孝经,但该记...
贺知章《孝经》草书,纵26.0厘米,横265.1厘米,收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本卷以草书写“孝经”,每行四字至十六字不等,共一千余字,无署款。据卷末小楷款识“建隆二年冬十月重粘裱贺监墨迹”,推测为贺知章的作品,北宋《宣和书谱》中亦著录有贺知章所书《孝经》。《孝经》通篇略取隶意,融入章草...
贺知章在书法领域,以草书技艺脱颖而出。但遗世之作颇为珍稀,留存下来的名作包括草书《孝经》墨迹与石刻《龙瑞宫记》等。《孝经》是一幅宝贵的草书长卷,于日本皇族收藏。整卷共计一千八百余字,行间字数不等,此作展示了贺知章在草书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草书《孝经》风格飘逸潇洒、豪放奔腾,笔锋如游龙,充满生气...
本卷以草书写“孝经”,每行四字至十六字不等,共一千余字,无署款。据卷末小楷款识“建隆二年冬十月重粘裱贺监墨迹”,推测为贺知章的作品,北宋《宣和书谱》中亦著录有贺知章所书《孝经》。 《孝经》通篇略取隶意,融入章草,气息高古,点画激越,粗细相间,虚实相伴;其结体左俯右仰,随势而就;章法犹如潺潺流水...
贺知章,中唐诗人,字季真,又字维摩,号石窗,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历任太常博士,开元中任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迁太子宾客,援秘书监。史称“贺秘监”。今存诗20余首。《宣和书谱》中,注录贺知章书作有《草书孝经》、《千字文》、《洛神赋》、《胡桃帖》、《上日等帖》等12件。今仅存墨迹《草书...
贺知章唯一传世的草书作品《孝经》,笔法灵活多变,线条流畅自然 《孝经》作为贺知章唯一传世的草书作品,其珍贵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代表了贺知章个人的书法成就,更是唐代书法的珍贵遗产。该作品在历史上曾传入日本,并被日本皇室收藏多年,后重归祖国,成为书法界和文化界的瑰宝。贺知章的《孝经》草书风格独特,用笔酣畅...
贺知章传世草书《孝经》卷,共一千余字,无署款。据卷末小楷识语“建隆二年(961)冬十月重粘裱贺监墨迹”,推测为贺知章之作。北宋《宣和书谱》中亦著录有贺知章所书孝经。 由于贺知章与张旭是好友,二人同时又是诗人,二人平时交往甚密,除交流诗文之外,也经常切磋...
本卷以草书写“今文孝经”本文,每行四字至十六字不等,共一千余百余字。无署款。据卷末小楷识语“建隆二年(961)冬十月重粘裱贺监墨迹”,推测为贺知章之作。 张旭光·刘洪彪联手教你入国展!即将开营! 揭开王羲之行书密码 —《行书八讲》研修班报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