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2025 年 4 月 10 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贺焯皓团队,携手合作者中国科技大学项晟祺教授团队以及交叉中心刘聪团队与在国际学术期刊Neuron上发表了关于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核突触蛋白病理传播调控新机制的成...
贺焯皓博士,现任中科院上海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师从王以政院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师从于Virginia Lee(美国医学科学、文理学院院士,2020年度科学突破奖得主)和John Trojanowksi(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受训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2019年底加入袁钧瑛和马...
贺焯皓 性别: 男 职称: 研究员 学历: 博士研究生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hezh@sioc.ac.cn 个人主页: 通讯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秋月路26号6号楼 201210 简历: 2001年9月-2005年7月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 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9月-2012年1月 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生物学 理学博士...
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贺焯皓研究员指出:“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在慢性创伤性脑病变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神经轴突的微管稳定性十分重要。临床前实验效果进一步表明,可通透血脑屏障的微管稳定剂具有临床转化价值,为干预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靶点。”据研究者介绍,目前团队已经在继续改造实验中所用...
《神经元》:贺焯皓/项晟祺/刘聪合作阐明不规则结构柔性外壳在病理蛋白变性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北京时间2025年4月10日晚23时,国际学术期刊《神经元》(Neur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团队关于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核突触蛋白病理传...
2025年4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研究员贺焯皓研究员、刘聪研究员与中国科技大学项晟祺教授为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神经科学期刊《Neuron》在线发表了研究成果“Fibril fuzzy coat is important for α-synuclein pathological transmission activity”。该研究首次揭示了α-突触核蛋白...
贺焯皓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 科研之友号:11228576 科研之友人员唯一编号 0 项目 19 成果 348 阅读 0 下载 1580 被引 11 H-指数 主页 成果 I have been trained as a neurobiologist since my graduate school at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here...
近日,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贺焯皓课题组与宾夕法尼亚大学Virginia Lee课题组合作,通过在小鼠中模拟重复性脑损伤导致的慢性创伤性脑病,发现,微管紊乱可能是tau蛋白病的关键分子机制,施用微管稳定剂能够有效改善重复性脑损伤引起的病理蛋白沉积以及小鼠认知行为障碍。 û收藏 转发 评论 ñ1 评...
贺焯皓博士,现任中科院上海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师从王以政院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师从于Virginia Lee(美国医学科学、文理学院院士,2020年度科学突破奖得主)和John Trojanowksi(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受训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2019年底加入袁钧瑛和马...
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贺焯皓研究员指出:“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在慢性创伤性脑病变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神经轴突的微管稳定性十分重要。临床前实验效果进一步表明,可通透血脑屏障的微管稳定剂具有临床转化价值,为干预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靶点。”据研究者介绍,目前团队已经在继续改造实验中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