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概览 2024年10月11日晚,星空第652期讲座在3108教室顺利举办。本次星空讲坛邀请到了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贺强老师,为同学们讲述如何从「外科」「内科」「预防保健科」的角度恢复和保护海岸带生态系统,做大自然的「好医生」。 讲座...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贺强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生态保护修复研究,终于破解了“梦境假说”中的关键问题。去年11月,他的研究成果登上了《科学》封面并被配发专文评述。 “我们在上海做出的研究成果,应该能够推进对世界上同类科学问题的规律性认识。”贺强说,他经常和学生讲,“在上海、在复旦做湿...
复旦大学研究员/博导——贺强。 #榜样的力量 #名校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科研
即日起,文汇报推出“双创青年逐梦上海”系列报道,将视角投向参与此次论坛的双创青年典范,分享他们的心路历程,也从中收获智慧、力量和信心。闯上海、创巅峰,人人为之向往,人人皆有可为。口述者:贺强(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整理:本报记者 单颖文 在上海打造国际一流的河口湿地实验...
现任复旦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英国生态学会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17 IF = 5.742)杂志编委(Associate Editor)等。 获奖情况 (Awards) 2015 美国生态学会亚洲分会“青年生态学家”奖(Early Career Ecologist Award)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海岸带生态学与保护研究。以中、美两国海岸带湿地为主要研究系统,...
2018年初,我在美国杜克大学环境学院海洋实验室完成博士后研究,来到复旦大学工作,迄今一直从事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修复研究。 正如大自然的缤纷多彩是长期演变形成的,我们的工作就是日复一日地对大自然开展持续监测和研究。有关生态环境的一些重要学术成果,需要长期的野外调查和数据积累,科研人员需要扎实地进行基础研究...
Science封面论文:复旦大学贺强团队破解生态修复的“梦境”之困 2021-2030年已被确立为联合国“生态系统修复十年”。从陆地的热带雨林和草地到近岸海域的海草床和海藻林,植被是地球上诸多生态系统的基础,维系着生物多样性维持、碳固持、调蓄洪泛等一系列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因此,修复植被通常是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主要方...
口述者:贺强(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整理:本报记者 单颖文 在上海打造国际一流的河口湿地实验室,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齐备,但也需要厚积薄发的定力和长期攻关的毅力。 2018年初,我在美国杜克大学环境学院海洋实验室完成博士后研究,来到复旦大学工作,迄今一直从事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修复研究...
2018年初,我在美国杜克大学环境学院海洋实验室完成博士后研究,来到复旦大学工作,迄今一直从事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修复研究。 正如大自然的缤纷多彩是长期演变形成的,我们的工作就是日复一日地对大自然开展持续监测和研究。有关生态环境的一些重要学术成果,需要长期的野外调查和数据积累,科研人员需要扎实地进行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