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杨朱的贵己论。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杨朱学派是战国初期的显学。杨朱的思想集中在《墨子·杨朱篇》中。 其主要观点有: 第一,贵己论。杨朱不承认鬼神的存在,否认传统的君权,反对束缚个性自由的等级制度,重视个人生命,倡立“贵己”“为我”的个人主义的伦理学说。 第二,否定私有制度。他认为身与...
所以,在人的一生中,贵己,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个不能丢弃的、也是必须坚守的重要原则。所谓“无己”,就是说一个人的心中,又不能老是装着自己这个“小我”,而是还应该有个“大我”,甚至最好能够做到“无我”;就是说人又不能太狭隘、太自私、太短视,否则,他就总是会斤斤计较...
“贵己重生”思想源于先秦杨朱学派。杨朱派的思想纲领是“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他们认为:人所追求的首先是个人自身的生存,一切客观。事物的意义仅仅在于其是否有利于保全自身生命的存在。如果拿外在的“物”或“天下”与自身相比,论其轻重,则自身的生命为重,而身外之物和天下为轻。因此保全自身生命,使之不...
杨朱学说与墨学在战国时期同为显学,影响极大,但杨朱无著作行世,其主要思想是"贵己"。"贵己"思想的目的是"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孟子认为杨朱贵己是"无君",韩非子认为杨朱"贵己"是"轻物重生",其实杨朱旨在济世,他与孟、韩两家指责的个人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杨朱思想的早期传人似是巫马...
贵人与贵己:相辅相成的人生哲理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演绎着各种角色,而“贵己”与“贵人”则是这些角色中最为核心的两种。这两者看似对立,实则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 “贵己”,简而言之,就是重视自己,照顾自己的感受和利益。这是人的本能需求,因为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尊重、...
内容提示: 新东方1 9卯 年第5期哲学 研 究杨 朱“重生洲 贵己”伦理观新 论口 王一 民张 喜平杨朱 的学说于先秦时期 曾为 显学,孟子 对此 有过典型的描述: “圣王不作,诸侯放患,处士横 议,杨朱、墨翟之 言盈天下;天下 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心 关于 杨朱 的学 说宗旨,由于史料 医乏,许多 ...
孟子曾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廢百也。」这段话揭示了孟子对杨朱和墨子两种截然不同思想的理解和评价。杨朱学派主张「贵己」,即每个人都应该珍视自己的生命和利益。杨朱认...
成玄英:缘起性空/先验+不滞无滞+悟法虚假/没有超越性维度惠施:历物/分哲+散物舛驳/解构主义+日死一三论/角动数/伦理人性空间+方/在场形而上返回+无因果律+彼性&无有+大小同异毕同毕异+连环可解/大他者不存在+物性名黄马骊牛三杨朱:贵己+厌废论+欲望辩证...
第三讲 二、庄子&道教创世论&贵己重生的人生观 1232018-08 3 第三讲 二、道学: 道家&道教&老子 1112018-08 4 第三讲 一、儒学 2.儒和儒学 & 3.“仁”“礼”相辅相成 772018-07 5 第三讲 一、儒学 1.孔子生平 682018-07 6 第三讲 四、古代哲学大总结 3.王夫之 732018-07 7 第二讲 四、古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