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半蒴苣苔(原变种)是属管状花目、苦苣苔科下一个物种。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上升,高20-150厘米,无毛,不分枝或分枝,具4至15节,散生紫斑。叶对生;叶片稍肉质,干后草质,长圆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狭楔形,常不相等,边缘具多数锯齿或浅钝齿,稀近全缘,长5...
贵州半蒴苣苔虽为小众植物,但其用途却颇具特色。在西南地区,人们主要将其作为猪饲料和药用使用,而在其他地区,它则成为园艺爱好者的珍爱,少量栽培以供观赏。*药用价值:贵州半蒴苣苔的全草均可入药,其味道微酸、涩,且性凉。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痈、烫伤、跌打损伤、刀伤出血以及腹水等症状。*日常...
30多个种都可作民间草药和青饲料,其中半蒴苣苔的叶还可以当蔬菜。 铁杆水草、石上凤仙、山金花菜、翠子菜、软黄花金魁、野蓝等是贵州半蒴苣苔在国内民间的俗称。 ★形态特征 苦苣苔科比较不好识别,要看细节(萼片、叶柄、石细胞等等)。以下是贵州半蒴苣苔形态特征,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贵州半蒴苣苔是多年生草...
半蒴苣苔属,拉丁名为Hemiboea,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茎直立,叶对生,花序位置多样,可以是假顶生或腋生,有时呈现出二歧聚伞状、合轴或单歧聚伞状,甚至简化为单花形式。总苞呈球形,顶部微尖,开放后形状各异,像船、碗或坛子。花的构造复杂,花萼分为五裂,每裂片有三条脉络,花冠则是...
贵州半蒴苣苔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贵州半蒴苣苔主治 治痈肿疔毒、烧伤、烫伤,跌打损伤。外用鲜品捣烂敷患处。 贵州半蒴苣苔药用部位 来源于苦苣苔科半蒴苣苔属贵州半蒴苣苔的全株入药。多年生草本。高20-150cm,无毛,具4至15节,散生紫斑。叶对生;叶片稍肉质,长圆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顶端渐尖或急...
贵州半蒴苣苔贵州半蒴苣苔(Hemiboea cavaleriei H. Lév.)是苦苣苔科、半蒴苣苔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上升,高可达150厘米,无毛,不分枝或分枝,散生紫斑。叶对生;叶片稍肉质,长圆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基部楔形或狭楔形,常不相等,叶面绿色,疏生短柔毛,背面淡绿色或带紫色,散生短柔毛或仅脉上疏生短柔毛...
贵州半蒴苣苔 Hemiboea cavaleriei,苦苣苔科半蒴苣苔属。摄于阳春。 中国本土植物超话 û收藏 1 评论 ñ39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科学科普博主 Ü 简介: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更多a 微关系 她的关注(447) miakkkk...
1贵州半蒴苣苔,学名Hemiboea cavaleriei,又名野蓝、石上凤仙、山金花菜、软黄花金魁,苦苣苔科半蒴苣苔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贵州、江西、福建、湖南、两广、四川。株高20-150厘米,叶对生,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5-20厘米,宽2-8厘米。聚伞花序,具花3-12朵,花冠淡黄色、白色,散生紫斑,长3-4.8厘米,筒长...
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贵洲半蒴苣苔Hemiboea caoaleriei Levl.的全草。 花期:8-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600-1500m的山谷林下阴湿处。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味微酸;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痈肿疔毒;水火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