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购物时会涉及的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合同履行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并遵循诚信原则。这意味着在购物过程中,买家和卖家都应遵守合同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买卖合同的规定,是商品交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法律准则。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这意味着,在购物过程中,买卖双方必须签订合法有效的买卖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法规 买卖合同的内容通常包括标的物的名称、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履...
5、充分发挥覆盖辖区的“12315打假维权提示牌”、“一会三站”、12315申投诉举报平台作用,高效、快捷受理网购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方面的投诉举报,做到深入调查、积极处理、及时反馈,强有力保护好广大网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咨询顾问 3.9w浏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的消费客体是什么? [律师回复] 我国的《...
网络购物合同怎样交付,法律上如何认定 网络购物合同的交付方式可由当事人自行约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邮寄交付;(2)直接交付;(3)第三人代为交付。收货人签收货物时,为货物的交付时间。《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订立的电子合同的标的为交付商品并采用快递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货人的...
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有权依法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无需说明理由,法律另有规定的根据商品性质等不宜退货的除外。我国法律确立无理由退货制度,实质是赋予网购消费者在合同缔结之后适当期间内单方解除合同的权利,目的是使网购消费者享有与在实体商场购物...
第六百零四条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遇到网购纠纷要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1)与商家积极协商解决; (2)向提供网络购物的平台进行投诉; (3)拨打“12315”热线或者登陆...
或者寻求法律援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的存在是为了确保公平和诚信的购物环境,消费者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法律...
退货权:根据该法,消费者在购物后七日内有权取消购买合同,无需提供理由。这被称为“七日无理由退货权”。卖家必须按照法律规定退还货款。维权途径:如果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他们可以向当地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法院寻求帮助。这些机构和渠道可用于解决争端和维权。焦点争议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存在多个...
通常代购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然人个人代购,另一种是通过购物网站进行。我国司法实践中关于“海外代购”法律关系的认定,通常分为“委托合同关系”和“买卖合同关系”,法律关系的认定决定着产品质量、退换货等责任的承担。通常,若商品已先行从境外购入并存放在境内,消费者付款后从境内发货的“现货代购”,则消费...
对于“双11”等购物节预售商品“预付定金,支付尾款”的交易方式,一般商家在支付定金的页面均会设置符合上述规定的定金条款。消费者在支付定金时勾选同意上述条款,则该条款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消费者付完定金后又不想要该商品了,定金不能退,但能在支付尾款后申请退款。我国《民法典》第587条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