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MS):是利用电磁学原理将被测物质分子转化为气态离子并按质荷比(m/z)大小进行分离记录其信息,从而进行物质结构分析的方法。 2 质谱法的特点【11】 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检测限可达10^-9-10^-11 响应时间短,分析速度快,一至几秒,易于实现与气相和液相色谱联用,自动化程度高 信息量...
质谱–质谱法 质谱–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是2015年公布的计量学名词。定义 利用二级(或多级)质谱进行分离的一种质谱检测技术。用来研究亚稳跃迁和碰撞活化解离,进行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以及混合物分析的方法。出处 《计量学名词》第一版。
1、质谱法:是利用电磁学原理将被测物质分子转化为气态分子,并按质荷比(m/s)大小进行分离并记录其信息,从而进行物质结构分析的方法。2、分子离子:化合物分子通过某种电离方式,失去一个外层价电子而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分子离子。3、碎片离子(fragment ion):分子离子产生后可能具有较高的能量,将会通过进一步碎裂或...
质谱法(MS)质谱法(MS)2019/2/21 1 §1概述 2019/2/21 2 气态分子受一定能量的电子流轰击后,失去一个外层价电子而成为带正电的离子。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这些阳离子按照质子质量大小(质荷比M/Z)依次排列而成的谱图被记录下来,称为质谱图(亦称质谱,MassSpectrum)。2019/2/21 3 根据质谱图提供的...
质谱-质谱法 质谱-质谱法是2003年公布的机械工程名词。定义 用第一个质量分析器选出某种质荷比的离子,使之与中性气体分子碰撞,激活分解生成碎片离子,再用串接的第二个质量分析器扫描给出质谱的分析方法。出处 《机械工程名词 第三分册》。
质谱法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电离:首先,待分析的物质被转化为离子。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包括电子撞击、化学电离、光致电离等。 2.分离:然后,离子根据其m/z进行分离。这通常是通过磁场或电场实现的。 3.检测:最后,分离后的离子被检测和量化。这通常通过检测离子产生的电子或光子来实现。
液相色谱-质谱法 液相色谱-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是用液相色谱法分离与用质谱法定性相联用的分析方法。
1、定义:质谱分析法(mass spectrometry)是将化合物形成离子和碎片离子,按其质荷比的不同进行分离测定,来进行成分和结构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2、分析原理:样品经导入系统进入离子源, 被电离成离子和碎片离子, 由质量分析器分离并按质荷比大小依次抵达检测器,信号经过放大、记录得到质谱(mass spectrum,MS)。
质谱法在化学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鉴定、定量分析、药物代谢研究、环境监测等。 一、质谱法的原理 质谱法的原理基于离子在磁场中运动所受到的力受质量和电荷的影响,不同质荷比的离子在磁场中呈现出不同轨道。质谱仪利用这一特性,将样品分子先转化为离子,再通过加速器和质谱分析仪进行离子排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