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入药,是用一年草本植物白花败酱草的全草,味辛苦而性微寒,入于胃、大肠、肝经。药效是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等。其代表方剂是《金匮要略》的薏苡附子败酱汤。现代研究认为,败酱草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和防止肝细胞变性,因而能降酶、降絮浊。故而常用来治疗病毒性肝炎。 功效:清肝利胆,解毒退黄。 主治:...
败酱草与鱼腥草两药均味辛性寒,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每治热毒痈肿、肺痈吐脓及湿热泻痢等。然败酱草,主入胃、大肠经,多用于肠痈,兼治肺痈;又入肝经,能清泄肝胆湿热实火,用于目赤肿痛、湿热黄疸;尚可祛瘀止痛,用于产后瘀阻腹痛。而鱼腥草专归肺经,以清宣肺热见长,为治肺痈吐脓、肺热咳嗽之要药;且能利尿通淋...
败酱草与鱼腥草两药均味辛性寒,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每治热毒痈肿、肺痈吐脓及湿热泻痢等。然败酱草,主入胃、大肠经,多用于肠痈,兼治肺痈;又入肝经,能清泄肝胆湿热实火,用于目赤肿痛、湿热黄疸;尚可祛瘀止痛,用于产后瘀阻腹痛。而鱼腥草专归肺经,以清宣肺热见长,为治肺痈吐脓、肺热咳嗽之要药;且能利尿通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