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行为保全 行为保全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为制止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侵害行为,或者为避免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法院责令一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强制性措施。与财产保全不同,行为保全的侧重点在于对行为本身的限制,以防止因行为带来的进一步损害。 三、证据保全 证据保全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对于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
导读:1、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也叫诉讼保全。2、行为保全 所谓行为保全,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为避免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受到不应有的损害或进一步的损害,法院得依他们的申请对相关当事人的侵害或有侵害之虞的行为采取强制措施。3、证据保全。 民事诉讼法中的保全有哪些? 在民事诉讼案件中,对于存在争议的行为事...
民事诉讼法中的保全,按照保全标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财产保全、行为保全和证据保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它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它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
保全,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制度。对财产和证据及时进行保全,对于法院作出判决及判决后的执行至关重要。民事诉讼中的保全依照保全标的的不同,一般包括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和行为保全。财产保全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的案件,在对该案判决前,...
保全,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制度。对财产和证据及时进行保全,对于法院作出判决及判决后的执行至关重要。民事诉讼中的保全依照保全标的的不同,一般包括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和行为保全。财产保全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的案件,在对该案判决前,依法对...
1、诉前财产保全: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0-105条、第109条;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0〕20号)第27条、第152条、第160条;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查知识产权纠纷行为保全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第6条;④《商标法》第65条;⑤《著作权法》...
欢迎收听专利法必备200考点的教育考试类最新章节声音“考点157 诉前财产保全、行为保全和证据保全”。诉前财产保全、行为保全和证据保全
A. 财产保全 B. 证据保全 C. 行为保全 D. 人身保护令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B、C。紧急措施是民事诉讼法中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证据灭失或者财产损失,在诉讼过程中法院可以采取的措施。人身保护令虽然也是一种法律保护措施,但它属于行政法或宪法的范畴,不属于民事诉讼法中的紧急措施。反馈...
因此财产保全常译为“Property attachment”,相应地“财产保全申请书”也可以译为“Application for Property Attachment”。 行为保全 行为保全是指在民事诉讼的概念中,为避免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受到不应有的损害或进一步的损害,法院得依他们的申请对相关当事人的侵害或有侵害之虞的行为采取强制措施。对行为保...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下列哪项不属于法院的诉讼保全措施? A. 财产保全 B. 行为保全 C. 证据保全 D. 人身保全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D 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