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七年,太宗将幸九成宫,散骑常侍姚思廉进谏曰:“陛下高居紫极,宁济苍生,应须以欲从人,不可以人从欲。然而离宫游幸,此秦皇、汉武之事,故非尧、舜、禹、汤之所为也。”言甚切至。太宗谕之曰:“朕有气疾,热便顿剧,故非情好游幸,甚嘉卿意。”因赐帛五十段。 贞观三年,李大亮为凉州都督,尝有台使至州...
纳谏第五 贞观初,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也,瑗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珪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庐江取之为是邪,为非邪?”太宗曰:“安有杀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何也?”珪对曰:“臣闻于《管子》曰:齐桓公之...
纵观贞观年间唐太宗的纳谏状况,诚如魏徵所言:“贞观之初,恐人不言,导之使谏;三年已后,见人谏争,悦而从之;一二年来,不悦人谏,虽黾勉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唐太宗也不能不承认“诚如公言,非公无能道此者”。虽然贞观初期与后期唐太宗在纳谏态度上也有所变化,但总的看来,唐太宗是一个历史上能...
贞观十七年,太子右庶子高季辅①上疏陈得失。特赐钟乳②一剂,谓曰:“卿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 【注释】 ①高季辅:名冯,德州人。贞观初,拜监察御史,不避权要。累转中书舍人,后迁吏部侍郎。 ②钟乳:即钟乳石,可作药用。 【译文】 贞观十七年,太子右庶子高季辅上书评论朝政得失。太宗特意赐给他钟乳石剂...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对长孙无忌等人说:“臣子对帝王,多是顺从而不违背,用甜言美语来讨人欢心。我现在提出问题,你们不准隐讳,要一一说出我的过失来。”长孙无忌、唐俭等人都说:“陛下圣德教化,导致天下太平,据我们看来,看不出有什么过失。”黄门侍郎刘洎对答说:“陛下拨乱创业,确实功高万古,如无忌等人所说。但不...
(节选自《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玄素上表洛阳/实亦未宜修造/后必事理须行/露坐亦复何苦/所有作役/宜即停之 B.今玄素上表/洛阳实亦未宜修造/后必事理须行/露坐亦复/何苦所有作役/宜即停之 C.今玄素上表/洛阳实亦未宜修造/后必事理...
见微知著,事小亦更见纳谏之诚 贞观政要——纳谏第五 贞观四年,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以备巡狩。给事中张玄素上书谏曰:“陛下智周万物,囊括四海。令之所行,何往不应?志之所欲,何事不从?微臣窃思秦始皇之为君也,借周室之余,因六国之盛,将贻之万叶,及其子而亡,谅由逞嗜奔欲,逆天害人者也。是...
纳谏第五 本篇导读 本篇列举了一些太宗虚怀纳谏的具体事迹,说明至高无上的皇帝,能够接受谏诤、改进政务的难能可贵。大臣们从忠君爱君的立场出发,希望唐太宗“须以欲从人,不可以人从欲”,而太宗也基本做到了这点。 贞观初,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宴语1,时有美人侍侧2,本庐江王瑗之姬也3,瑗败,籍没入宫4。太宗...
贞观政要 论纳谏第五 翻译如果从德义与百姓暗中相通民心高兴诚服来说比贞观初年又相差很远方处族来归服应当是由于施与德义过去的功业为什么反而更大呢过去天下未安定常把德义铭记在心不久因国内平安无事逐渐增加骄奢自满的情绪 贞观十一年,太宗对魏征说:“近来我所作的事的得失及政治教化,比以前如何?”魏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