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时璋(1903年10月10日-2009年10月29日),浙江镇海人,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德国图宾根大学,实验生物学家、细胞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 3张 贝时璋主要研究动物个体发育、细胞常数、再生、中间生、性转变、染色体结构等领域,创建了浙江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
贝时璋(5排右2)参加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大会时合影(1948年, 南京鸡鸣山) 贝时璋给毕业生的题词,用得最多的是“学问试看胜于我者,境遇要比不如我者”和“业精于勤,行成于思”,这也正是他自己的座右铭。为中关村院士手印墙题词时,贝时璋写下了求实、求...
回国后,贝时璋结婚并成为了一名父亲。他将自己对运动的热爱传递给了家人。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后来在浙江大学工作期间,贝时璋都鼓励家人一起参与体育活动。他和妻子程亦明常在大学校园中一同晨跑,这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道美好风景线。即使在工作繁忙时,他也不会忘记身体的锻炼,这种坚持让他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
尽管如此,贝时璋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对健康的关注。他非常注重锻炼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早晨,他都会起床后进行一些简单而有效的体育锻炼,保持身体的健康。他还坚持食用新鲜的食物,避免过度饮食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良好的习惯让他的身体保持了良好的状态。贝时璋的辛勤工作和对健康的重视终于得到了回报。他在...
107岁“最长寿院士”贝时璋:四大养生“秘方”,令晚年福寿安康 我国有一位杰出的长寿者,他是中科院中最年长的院士,享年107岁。令人惊叹的是,在他98岁之前,除了例行体检外,他从未踏足医院一次。这位令人景仰的老人不仅在高寿之年保持了卓越的身体状况,更以一种难以置信的风采令人瞩目。贝时璋老人一直都保持着清晰...
可出国留学谈何容易,光是路费就是不小的开支。幸而贝时璋学习成绩优异又有父亲的全力支持,这才能够在毕业后前往德国留学,先后在福莱堡、慕尼黑等高等学府进修。那时国外的学术环境十分优渥,处于生物专业的贝时璋更是感触颇多。德国学校里面的很多实验器材,在国内也只是课本上晦涩难懂的名词,很多人甚至连图片都没有...
1928年3月,贝时璋在图宾根大学毕业,并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29年秋,贝时璋回国。 # 1930~1949 浙大工作 1930年8月,贝时璋任浙江大学生物系副教授,创建生物学系并任系主任,提出以发展实验生物学为主要方向。 1932年春,贝时璋发现丰年虫中间性个体,研究其中间性类型、性转变和生...
贝时璋老先生的自律,主要是在来两方面,即是生活上的自律,还有工作上的自律。即便是已经很大的年纪,贝老先生依旧保持稳定的工作生活态度,规律的生活作息,这一点是相当值得我们学些的。第二条,有度 有度是贝老先生在饮食方面的有度,他一直保持的是比较清淡的饮食,对于大鱼大肉他也是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尽量...
贝时璋是中国科学院“最长寿院士”,他活到了107岁的高寿之年!98岁以前,除了体检,他没有进过医院。100岁时,他依旧思路清晰、精神奕奕。因此,很多人询问他长寿的秘诀。关于养生之道,贝时璋生前总结了四条:宽厚待人,淡泊名利,饮食清淡,适当运动。那么,这四大养生“秘方”具体是怎么形成和体现的呢?今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