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终乐章成为我所有幻想性音乐思想与灵感的神秘之星。”一如瓦格纳所言,《第九交响曲》正是一首里程碑式的交响曲,聆听人类自由理想的精神颂歌。1824年5月7日晚,维也纳奏响《第九交响曲》,拜伦的遗骸正在回归故里,普希金笔下流淌出《叶甫盖尼·奥涅金》和《致大海》,尤金·德拉克洛瓦画出《希俄斯大...
d小调,第九号交响曲“合唱”,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至1824年间,是贝多芬全部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本作品是对...
听了三十多年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一定要给自己一个交代,到底这部作品在说什么?作曲家是如何完成的?那个命运的敲门声,那句“我将扼住命运的咽喉”是如何在音乐中表达的?这便是这个专辑要探讨的内容。 一共5期,包含四个乐章 1、「命运交响曲.序」“心理探微” | 走进贝多芬 2、「命运交响曲No.1」动机的探...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是作曲家在1819年至1824年间创作的一部大型四乐章交响曲,更因为首次在交响曲中加入了大型合唱,也被后人称之为“合唱”交响曲。合唱部分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 《第九交响曲》诞生在作曲家的暮年,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凝聚着他的人生哲学。正如...
唤醒人类精神的和声可以说,《D小调第九交响曲》因其独特的结构与表达风格,成为了多代人心灵深处的追求与希望。这部作品不仅为贝多芬的音乐生涯点亮了巅峰,也为听众在每一次的重温中带来了无尽的慰藉与鼓舞。在岁末年初这个充满希望的时节,与亲友一同感受音乐的魅力,聆听《欢乐颂》,更是对过往的总结与对未来的祈盼。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经久不衰200年,后世有许多作曲家对其进行改编。其中比较代表性的如马勒1895年配器版。 马勒改编的乐谱 据说马勒某天听完“贝九”之后深受感动,但想来想去,他又觉得贝多芬时期的乐队编制陈旧,技术也无法表达这部伟大的作品。于是他就自己动手,声乐部分他未做增加了一只大号、一套定音鼓,并将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