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貘尊的命名故事 在陕西宝鸡市的西周早期茹家庄,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件形状奇特的青铜器。它看起来既像羊又像猪,体态肥满,大圆耳朵,双目圆睁,长嘴前伸,腹部微垂,四肢短小,尾巴卷曲。这件器物通高18.6厘米,通长30.8厘米,重3.25公斤。考古学家最初将其命名为“羊尊”,但后来有专家认为应该改为“貘尊”。📍貘...
文物名:貘尊 时代:西周 出土地点:运城市绛县倗国墓地2158号墓 馆藏地点:山西青铜博物馆(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 貘,这种在东南亚和南美洲都有分布的动物,体型似猪,短尾,椭圆形耳朵,还有可以伸缩的短鼻。如果你曾在动物园见过它们,就会知道,眼前的这两只貘尊真的是形神兼备。它们是三合范铸造的酒器,背部有子口...
貘尊 西周中期·倗 山西博物院藏 “貘尊”出自绛县横水墓地M2158。貘的形态相当写实,应当是有马来貘一类的图像蓝本,但身上的纹饰采用的是一些固有的模式化母题,貘身满饰羽翎纹,从颈部一直延伸到臀部,此种纹饰多见于鸟类形象中;尾部为一圈目云纹及三角云纹;四足外侧均饰有一条蜷曲夔龙。横水墓地出土的许多青...
貘尊通高1厘米,长34厘米,腹深10厘米,重16千克,现藏于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其出土时与一铜盘相配,应是一套盥洗器而非酒樽。关于其定名,曾一度因形似羊而被称为“羊尊”,但这一名称在1993年春被青铜器专家马承源纠正为“貘尊”。此后,《中国青铜器》等权威著作也采用了这一说法。貘尊的造型独特,器体...
“貘尊”及其生态史料意义 王子今 摘要 上古时期青铜器遗存可见“貘”的形象。相关信息透露出生态环境史涉及气候、植被与野生动物分布的趋势。“貘”的存亡,与当时生态环境条件有直接的关系。野生动物分布情势,在历史时期多有变化。而“貘”在中原的消失,提示了重要的生态史的转变。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是导致相关历史文化...
它出土于山西绛县横水倗国墓地,名字叫做貘尊。🐾 这种萌宠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虽然体型小巧,但栩栩如生。🍶 尊是一种古代的盛酒器具,专门用于祭祀。貘尊有着长长的鼻子,圆圆的眼睛,大大的耳朵,还有尖尖的尾巴。🐘 它的身上装饰着鳞纹,器盖上还有小鸟捉手的巧妙设计。
青铜貘尊 青铜貘(mò)尊1975年4月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二号墓,器型似羊非羊,似猪非猪,体态肥满,大圆耳,两目圆睁,长吻前伸,腹部微垂,四个兽蹄样的足较短,尾巴短小卷曲,器体中空,背部开方口,上有四角椭圆方盖。盖上立一虎,虎头前伸,双目直视。两...
“貘尊”的发现,可以透露黄河中游文明发育的历史信息。“貘”的存亡,与当时生态环境条件有直接关系。上古时期青铜器遗存可见作器仿象“貘”的造型。野生动物分布情势,在历史时期曾经发生了情节复杂的变化。而“貘”的消亡,提示了重要的生态史转换的动向。...
青铜器——“五不像”貘尊,揭密三千年前生态 貘尊,西周中期酒器。器体似马来貘,有带立虎的盖扣合。尾部有半环形。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馆。 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展览大厅内,摆放着一尊奇特动物造型的青铜器,它体态圆润丰满,乍看像一只绵羊,转眼看又像一只猪,却长了一对大象的蒲蓐圆耳,两只小眼睛又同犀牛一般炯炯...
井姬貘尊 · 西周中期 【井姬貘尊 · 西周中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藏。1974 年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出土。尊形似貘,体态丰满肥硕,两角盘曲在脑后,双目圆睁,长吻前伸。背部开方盖,盖上立一虎作为钮。腹部饱满微垂,四个兽蹄粗壮有力。臀部有半环形卷尾。貘的两肩胛、后臀处装饰涡形的夔凤纹。器物纹饰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