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 象山集 书名。南宋陆九渊(自号象山居士)撰。共三十六卷。计文三十卷,诗一卷,拾遗一卷。为其子持之于宋开禧元年(1205)编定。附谥议及行状一卷,乃宋嘉定本吴杰所续。语录两卷,明正德李茂元刻入。年谱一卷,乃其弟子袁燮、傅子云编入,还有杨简、袁燮所撰序文。宋宝祐后附刻于文集之末。语录主要阐...
〖象山集〗三十六卷。宋陆九渊(1139-1193)撰。九渊曾结茅讲学于今江西贵溪象山,故学者称其为象山先生,此编之名,即源本于此。九渊一生不喜著书,故此编所收,多为往来书信及短篇杂著等,开穆元年(1205)由其子陆持之编成,嘉定五年由其门人袁燮刊行,共三十二卷。《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并作《象山集》...
作者:陆九渊 南宋陆持之编纂的陆九渊的著作集。28卷,《外集》4卷,另附《语录》4卷,共36卷,九渊号 “象山” ,故名。成书于开禧元年 (1205年) ,嘉定五年 (1212年) 由袁燮刊行。前28卷,皆书、表、奏、记、杂著、行状、墓志、墓碣等。《外集》 4卷皆程式之文。《语录》 4卷,本于集外别行,后重刻时...
表外集四巻皆程式之文末为諡议行状则呉杰所续入也其语录四巻本于集外别行正德辛巳抚州守李茂元重刻是集乃并附集末以成陆氏全书其 説与集中论学诸书互相发明合而观之益足勘证今亦仍附于末不别著录焉乾隆五 十四年二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校官【臣】陆费墀 象山集原...
《象山集》是陆九渊哲学的全部精华,是心学的开山之作,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首先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为自然是发展变化的,因而反映自然的理论也是发展、变化的,其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人只能认识、把握它,这无疑是深刻而正确的见解。陆九渊将“心”提高到本体论的高度,主张“心...
内容提示: 象山全集( 【南宋】 陆九渊) 卷一 与邵叔宜 前日曾尝以夫子所论齐景公、 伯夷、 齐叔之说, 断命以祛俗惑, 至今叹服, 不能弥忘。为……允其所见, 推其所为, 勿怠勿画, 益著益察, 日跻于纯一之地是所望于君子, 夷齐未足言也。此天所以予我者, 非由外烁我也。 思则得之, 得此也;...
这段对话让我忍不住笑了起来,它让我想起了我们小时候的童言无忌,那时候的我们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读完《象山集》后,我的心情变得轻松了许多。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生活中的美好,也让我学会了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这份感悟,去迎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象山集 卷七 象山集 卷八 象山集 卷九 象山集 卷十 象山集 卷十一 象山集 卷十二 象山集 卷十三 象山集 卷十四 象山集 卷十五 象山集 卷十六 象山集 卷十七 象山集 卷十八 象山集 卷十九 象山集 卷二十 象山集 卷二十一 象山集 卷二十二
《象山全集》是心学的经典。作者陆 九渊,字子静,号存斋、象山,世称象山先 生,江西金溪人,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唯 心主义哲学家、理学家、教育家。陆九渊是 南宋“心学”的创始人,与朱熹齐名。《象 山全集》一书并不是陆九渊亲自辑录的,而 是后人根据他所著的作品及其讲学的文章 集录而成的。
他曾在贵溪山书象院讲学,人称象山先生,是宋代心学的鼻祖。他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曾入仕,当过荆门的地方官,有颇佳的政绩。他生活在南宋偏安的时代,当时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处于动荡之中。陆九渊一方面想维护南宋王朝的统治,另一方面又面临社会的动荡与对治邦安民的渴望,于是在自己的哲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