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贵饿农,谷贱伤农,谚语。意思是谷子的价格高了,农民就会把谷子卖掉,自己反而会挨饿;谷子的价格低了,就会伤害农民种谷的积极性。释义 谷子的价格高了,农民就会把谷子卖掉,自己反而会挨饿;谷子的价格低了,就会伤害农民种谷的积极性。例句 明宗问曰:“天下虽丰,百姓济否?”道曰:“~。”因诵文士...
谷贱伤农,是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意味着粮食价格过低会损害农民的利益。这句话最早出自《新五代史·冯道传》:“谷贵饿农,谷贱伤农。”在传统经济学观点中,农民的利润取决于两个因素:产量(Q)和粮价(P),利润就是产量与价格的乘积。然而,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这...
结果1 题目5.在变法中提出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惠农思想”的改革家是()A.管仲B.李悝C.吴起D.商鞅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5.B 本题考查了主要改革家的改革内容。李悝在变法中推行“平籴法”,“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反馈 收藏 ...
谷贱伤农,谷贵伤民 早在战国时期,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主持变法!推行“平籴法”,已保证丰收年粮食价格不至于太低,而伤到农民种地积极性。灾荒年国家又可以开仓卖平价粮,不至于粮食价格过高而导致老百姓买不起粮食。现在不论是汽车,还是日用品利润都是成倍增长,而粮食的成本九毛卖价也不过一块二左右(...
谷贱伤农 “谷贱伤农”原指丰收时,粮商压低粮价,使农民受到损害。后来,人们用它泛指粮价过低损害农民的利益。 此典出自《新五代史·冯道传》:“明宗问曰:‘天下丰登,百姓济否?’道曰:‘谷贵饿农,谷贱伤农。’” 五代时,有一个人叫冯道,字可道,在(后)唐庄宗(李存勖)时任户部侍郎、翰林学士。他勤俭节约...
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十六两星辰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21 0 00:23 App 咏雪 76 0 00:15 App 【CCTV6】 今天六公主会播什么电影呢 100 0 00:11 App 八十老妪门前站,三岁孩童滋黄泉 21 0 00:36 App 辣的嘴都瓢了,这辣椒过瘾呐!!应该改个名字...
李悝变法举措之一“平籴法”,即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这类似于王安石变法中的( )。A: 青苗法B: 募役法C: 市易法D: 均输法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商鞅变法举措之一“平籴法”,即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这类似于王安石变法中的( ) A. 青苗法 B. 募役法 C. 市易法 D. 均输法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反馈 收藏
谷贱伤农解释了粮食价格的提高并不有利于农民,但不能解释为什么粮食价格相对不高。有一种可能,在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