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新闻 组内活动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谭斌教授,博导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 谭斌,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化学系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24年获得延续资助)。2005年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导师:靳立人教授),2010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导师:钟国富教授),随后到美国Scripps研究所从...
本文的第一作者是谭斌课题组的博士研究生崔源,博士生刘欢欢、向少华副教授在数据收集、测试分析、论文整理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通讯作者简介 谭斌,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化学系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24年获得延续资助)。2005年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导师:靳立人教授),2010年博...
谭斌教授团队利用多分子手性磷酸催化的模式将对羟基取代芳基乙炔通过1,7-质子转移活化为p-VQMs中间体,并被三种亲核试剂捕获实现了远端不对称立体控制。该工作拓展了VQM化学的应用潜力,也为小分子催化模式的远端不对称控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本文的第一作者是谭斌课题组的博士研究生崔源,博士生刘欢欢、向少华副教授...
谭斌教授团队利用多分子手性磷酸催化的模式将对羟基取代芳基乙炔通过1,7-质子转移活化为p-VQMs中间体,并被三种亲核试剂捕获实现了远端不对称立体控制。该工作拓展了VQM化学的应用潜力,也为小分子催化模式的远端不对称控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本文的第一作者是谭斌课题组的博士研究生崔源,博士生刘欢欢、向少华副教授...
光学纯的轴手性联萘化合物是众多功能材料、药理活性分子以及手性配体与催化剂的重要结构骨架,在材料化学、医药和不对称催化等领域中具有着广泛的应用。相对于传统的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芳烃的直接碳氢键官能团化是构建此类骨架分子最直接的方式。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谭斌教授课题组长期从事有机催化的芳烃特定位点的选择...
谭斌教授团队利用多分子手性磷酸催化的模式将对羟基取代芳基乙炔通过1,7-质子转移活化为p-VQMs中间体,并被三种亲核试剂捕获实现了远端不对称立体控制。该工作拓展了VQM化学的应用潜力,也为小分子催化模式的远端不对称控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本文的第一作者是谭斌课题组的博士研究生崔源,博士生刘欢欢、向少华副教授...
此外,我们也做一些我们感兴趣的其它研究课题,我们支持有想法的同学做自己喜欢的课题。比如多组分反应。多组分反应一种高原子经济性,高合成效率的反应方式。通过一锅法反应,将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分子组装成一个分子。我们课题组结合自身优势(不对称合成),发展各种催化不对称的多组分反应体系。
谭斌,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导。南洋理工大学博士,2012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近两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资助与荣誉。担任《中国科学-化学》和《中国化学》青年编委。截止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谭斌,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导。南洋理工大学博士,2012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近两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资助与荣誉。担任《中国科学-化学》和《中国化学》青年编委。截止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80多篇,包括1篇Science、3篇Nature Chemistry...
2018年9月14日,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谭斌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上以全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Asymmetric phosphoric acid-catalyzed four-component Ugi reaction”的论文(DOI: 10.1126/science.aas8707)。这一基础研究的突破,解决了近60年来合成化学家一直挑战的科学难题,即怎样实现Ugi四组分反应立体化学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