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闿的母亲李氏,因为在家族中地位比较低,所以经常受到正妻的刁难。而谭延闿也是庶出,在小时候也会受到哥哥们的欺负。谭延闿从小就对母亲的境遇感同身受,他也很能感受到母亲这些年生活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谭延闿在长大之后,对母亲极为孝顺。谭延闿这么做,既是对母亲早年遭受不公正待遇的补偿,其实也是为...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母凭子贵的代表,儿子名为谭延闿,是清末时期颇有影响力的官员。但谭延闿的母亲是妾室出生,早年间遭受了不少白眼,日子不好过。谭延闿深爱母亲,多年来,他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提升母亲的地位。后来母亲因病离开人世,出殡时家人不允许他从正门离开,谭延闿急中生智,他一把躺在棺...
1916年,谭延闿母亲病逝,因母亲是妾,出殡时,族里人不让棺材走正门。谭延闿气愤不已,突然,他走到棺材旁,一跃而上,躺在棺上大声喊道:“今天我死了,出殡。”族里人一看都惊呆了。1871年,清末高官谭钟麟,收了一位通房丫头,名叫李氏。李氏出身贫寒,容貌不俗,聪明伶俐。在谭家,不但要干活,还要侍候...
母亲是地位低下的妾室,儿子的日子自然也不会好过,谭钟麟的其他孩子因为谭延闿母亲的身份而不愿与谭延闿玩,甚至欺负谭延闿。童年时期的谭延闿自然也渴望与同龄孩子一起玩耍,但在玩耍过程中其他孩子总是有意无意的排挤伤害谭延闿,不知哪个孩子给谭延闿起了外号叫小老三。虽然谭延闿确实排行老三,叫他小老三...
谭延闿的身世经历如同一个鲜明的对比。他的父亲谭钟麟是一位咸丰年间的进士,官至两广总督,是晚清的显贵。而他的母亲李氏则出身贫苦,原本是谭父朋友家的丫鬟,因机缘巧合被谭父要来给母亲做了贴身丫鬟。李氏勤劳能干,性格沉稳,模样端庄,深得老夫人的喜爱。谭父孝顺,常常晨昏定省,与李氏接触频繁,逐渐对她...
谭延闿从小受到母亲的教育,母亲告诉他要努力学习,考取功名,才能得到尊重。谭延闿对母亲的委屈深感不忍,因此格外勤奋。他与其他孩子不同,不贪玩,而是安静地读书和写字。他早早学习八股文,比同龄人提前几年,展现出出奇的天赋。在13岁时,谭延闿参加了童子试,一举夺得秀才,这一消息让全家欢腾不已。他继续...
母凭子贵,谭延闿的母亲李氏等了整整24年,终于在儿子谭延闿高中会元的这天,得到丈夫的允许,她可以坐在餐桌前吃饭啦。原来,谭延闿的母亲出身低微,是丫鬟出身的妾室。她虽生了三个儿子,却还是妾室,她不可以与丈夫主母同桌就餐。每当丈夫主母孩子们吃饭时她就站在旁边布菜添饭,一个没有地位的小妾儿倍受...
纵观谭延闿的一生,是至情至孝的人生。谭延闿少年时因父亲老迈,不愿进学在家陪伴父亲安度晚年,直到父亲过世,守孝期满,方继续求学。谭延闿的母亲李氏,出身低微,本是父亲谭钟麟的一名贴身丫鬟。但是在封建社会,贴身丫鬟往往要沦为主人的玩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通房丫头。李氏也不例外,她的前半生是悲惨的。
黄埔军校筹建的时候,孙中山就有意叫谭延闿做军校校长,后来因为谭延闿实在是难以分身,但是黄埔军校这个由谭延闿亲自书写的牌子,一直悬挂在黄埔军校的大门之上,栩栩生辉。尽管谭延闿在革命仕途上一路高歌,然而却挡不住家里却是一地鸡毛。谭延闿的父亲是赫赫有名的两广总督,而他的母亲却是默默无闻的通房丫头...
1916年,湖南督军谭延闿的母亲不幸去世。出殡时,谭家族人挡在族祠大门口,要求灵柩必须从侧门抬出。谭延闿苦求无果,一气之下仰卧在棺盖上大喝道:“今日谭延闿已死,请抬我出殡。”族人见状惊骇不已,纷纷让出一条道,灵柩顺利从大门出。在母亲墓前,谭延闿眼泪汪汪地说道:“娘,儿子终于完成了您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