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向来有“战神”之称,整个军事生涯中很少尝过败仗。不过很少并不代表没有,他人生中最大的败仗,当数谭家桥战役,这一战粟裕被王耀武击败,而直到14年后才活捉王耀武,算是一雪前耻。不过他晚年对此败仗始终不能释怀,以致留下遗愿把骨灰撒在此处。1933年10月,老蒋出动100万国军,对我军根据地展开围剿,这...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留下了一份嘱托,要求家人将他的骨灰撒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其中有一个名叫谭家桥的地方,这个地方一直让粟裕难以释怀。对于这位以战功卓著而著称的将军来说,谭家桥是他一生中唯一的失败之地,这个地方埋葬了太多与他共同战斗过的战友和兄弟,这种沉痛的记忆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以至于14...
谭家桥一战红7军团损兵折将,不仅官兵伤亡300多人,而且红19师师长寻淮洲在冲锋中身先士卒,结果负重伤,后在向泾县转移途中牺牲。红7军团政委乐少华、政治部主任刘英等8名师以上干部负伤,87团团长黄英特阵亡。谭家桥之战的失利,使方志敏部的境遇更加恶化。1935年1月,方志敏部开始退回赣东北,在怀玉山地区被围...
刘畴西将原红10军游击队改编的20、21师用来攻坚,战斗力最强的19师却用来当预备队,这遭到了19师师长寻淮洲和军团参谋长粟裕的一致反对,认为这就是在打糊涂仗,但刘畴西坚持己见。第一旅追击至乌泥关、谭家桥一带,埋伏多时的10军团2个师对其前卫团发起了突然袭击。但王耀武反应非常迅速,令前卫团原地死守,其余...
谭家桥一战,令粟裕一生刻骨铭心。有多刻骨铭心?抗战爆发后,1938年5月,粟裕率新四军抗日先遣支队从岩寺(离谭家桥不远)出发,在挺进苏南的途中,特地到谭家桥凭吊当年的战场,回首往事,热泪盈眶。40多年后的1978年5月,已是古稀之年的粟裕特地重返谭家桥,青山依旧,想念牺牲战友,仍不禁潸然泪下,久久不愿...
1934年12月,谭家桥成了以粟裕为参谋长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将士浴血奋战的战场。对粟裕而言,那是一场惨烈异常的战斗,先遣队损失之重为北上以来之最,他刻骨铭心,终生难忘,以至于在自己生命之火即将熄灭之际,仍留下遗嘱将自己的骨灰葬在那里,永远陪伴牺牲在那里的战友。 挥师北上 1933年10月,...
1934年12月25日,国民党军补充一旅的旅长王耀武率领他的部队在谭家桥附近山上,将一个红军主力师,围困在了悬崖之下。此时的王耀武已经杀红眼,就在昨天的他的部队正要通过乌泥关,遭到了红军大部队的突然袭击。要不是他临危不惧,用枪逼着队伍拼命反击,现在他的一个旅恐怕早就全军覆没了。王耀武毕竟是名将,在...
时隔14年,粟裕终于洗刷当初在谭家桥战役中的耻辱。骨灰撒在谭家桥 而被俘后的王耀武,则被送进了功德林监狱,进行改造。对于王耀武这个人,主席很是看重,曾托罗瑞卿给他带话:“功是功,过是过,抗日功劳,我们永远会记住,只要你安心改造,很快就会回到人民中间!”。由于在狱中的良好表现,1959年,王耀武成为第...
多年以后,王耀武一定还记得一场名叫谭家桥的战役,在那场他亲自参与的战役中。红军牺牲了一位卓越的将领,那就是寻淮洲。1964年冬,王耀武被特邀为全国政协委员,在北京他见到了当年的粟裕。要知道当年粟裕还只是一个军团参谋长,王耀武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正是这个看似瘦小而貌不惊人的粟裕,日后不仅为寻淮洲报...
谭家桥一战红七军团损兵折将,不仅官兵伤亡300多人,寻淮洲亲自指挥,率部猛攻,将制高点夺回,但小腹负伤,流血不止,被抬往泾县茂林医院医治。由于伤势过重,16日不幸牺牲,年仅22岁。王耀武取得了谭家桥战斗的胜利后,派出一个步兵连寻找寻淮洲的遗体。这个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