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谥法中,凡字词的选择及其概括,除非极少数像射箭一样,不仅起止鲜明,而且又能一览无遗者,进而定位可以十分明确之外,其他绝大多数的谥字名号的裁决,都是类比和想象的结果。 所以,还需要了解的是:和,即会;勤,即老;遵,即循;爽,即伤;肇,即始;乂,即治;康,即安;怙,即恃;享,即祀;胡,即大;服,即败;秉,...
“文”可以说是封建谥号中最至高无上、完美无缺的一个,为历代治世帝王、士人宰臣等掌握知识、教育、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人群所推崇。 包括不限于:三代以下第一君——汉文帝刘恒,三百年分裂的结束者——隋文帝杨坚、究极龙傲天——唐文帝李世民、大魏永远的忠臣——晋文帝司马昭、爱护侄子好叔叔——明文帝judy;官僚...
生平事迹见《汉书》卷三十六。 《谥法解》原文 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民无能名曰神。 称善赋简曰圣,敬宾厚礼曰圣。 德象天地曰帝。 静民则法曰...
《逸周书·谥法解》 转自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E8%B0%A5%E5%8F%B7 (以汉语发音排序,共183字) 哀 早孤短折曰哀;恭仁短折曰哀;德之不建曰哀;遭难已甚曰哀;处死非义曰哀 安 好和不争曰安;兆民宁赖曰安;宽容平和曰安;宽裕和平曰安;所保惟贤曰安;中心宅仁曰 安;修己宁民曰安...
谥法解——精选推荐 三家注史记·史记正义论例·谥法解 ◎谥法解【考证】洪颐煊曰:“《隋书·经籍志》、《大戴礼记》十三篇,注云:梁有谥法三卷。后汉安南太守刘熙注:亡。”案《大戴礼》本有谥法篇,见《白虎通》、《北堂书钞》卷三,引《大戴礼》谥法,其时尚未亡,《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二引《大戴...
谥法解出处:逸周书 原文: 芮伯若曰:“予小臣良夫,稽道谋告,天子惟民父母,致厥道,无远不服,无道,左右臣妾乃违。民归于德,德则民戴,否则民雠。兹言允效与前不远。商纣不道,夏桀之虐肆无有家。呜呼,惟尔天子嗣文武业,惟尔执政小子同先王之臣昏行□顾道,王不若,专利作威,佐乱进祸,民将弗堪。治乱...
《逸周书•谥法解》有言:“谥者,行之迹也。”谥号是古人逝后的特殊称谓,谥法则是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规制。谥法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公谥与私谥两种类型:前者由朝廷给谥,后者泛指民间私人给谥。 虽然关于私谥的起源,古来有不同认知。但这并未影响到私谥谥主的身份特性,他们多是在学问、道德方面堪称楷模之人。
《逸周书。卷六。谥法解》【译文】周公旦与太公望开创了成王基业。因为武王在牧野建了大功,死后将安葬,就制定了谥号,于是叙明制谥法则。谥,是行为的记录;号,是功劳的标志;车马服饰,是地位的表现。所以,道德高尚就得到大名号;道德低下就得到小名号。道德行为出于自身,而名号生于别人。无法让人给他命名的称 “...
1.高帝刘邦✔ 谥法本无高,自刘邦始有,意为开国之君,功最高。2.惠帝刘盈✔ 柔质慈民曰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