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1926年,周作人却效仿当年的章太炎,做出了“谢本师”的举动:“先生昔日曾作《谢本师》一文,对于俞曲园先生表示脱离,不意我现今亦不得不谢先生,殊非始料所及。此后先生有何言论,本已与我无复相关,唯本临别赠言之义,敢进忠告,以尽存心:先生老矣,...
章太炎《谢本师》,《民报》第九号 余十六七岁始治经术,稍长,事德清俞先生,言稽古之学,未尝问文辞诗赋。先生为人岂弟,不好声色,而余喜独行赴渊之士。出入八年,相得也。顷之,以事游台湾。台湾则既隶日本,归,复谒先生,先生遂曰:“闻而〔尔〕游台湾,尔好隐,不事科举,好隐则为梁鸿、韩康可也。今入异域,背...
孔子受弟子之“谢”,盖因孔子站在教育之“本”之制高点上! 懂得“谢本师”的人对老师的感恩之情绝对是高端的,不因为写了《谢本师》就与恩师在情感上“分道扬镳”:“章太炎对俞非常尊敬,至老不渝。俞卒后,亲撰《俞先生传》,盛赞本师的学问成就。章太炎晚年曾专程到过杭州,着马褂长衫礼服,携香烛水果至‘曲楼...
当然,有人也把周作人另一个弟子沈启无的诗当成了“谢本师”。沈启无写了一首《你也须要安静》的新诗,来表示和周作人的分道扬镳:“今夜一切无声,顷刻即是清晨,我请从此分手,人间须要抚慰,你也须要安静”让人唏嘘不已。可以说,了解这师生三代的《谢本师》轶事,可以看到文人关系的一种脆弱。当然换个角度说,...
章太炎:《谢本师》关键词: 章太炎 俞曲园 谢本师 余十六七岁始治经术,稍长,事德清俞先生,言稽古之学,未尝问文辞诗赋。先生为人岂弟,不好声色,而余喜独行赴渊之士。出入八年,相得也。顷之,以事游台湾。台湾则既隶日本,归,复谒先生,先生遂曰:“闻而〔尔〕游台湾,尔好隐,不事科举,...
重读“谢本师” 清末,章太炎不满授业之师俞曲园的学问陈旧迂腐,所以大谢本师。历史常惊人地相似,章先生的弟子周作人也谢了他。之后呢,周作人的弟子谢他的也大有人在。尊师重道的大邦,出现这样的事情,当时不但没有遭世人唾骂,遗恨千古,反倒是成就了民国时代的一段趣闻,供人谈说。 究其原因,所谓谢了,也是学问的纷...
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 “谢本师”事件发生在章太炎与俞樾之间。 189 0年,时年 21岁的章太炎到杭州诂经精舍受业, 章太炎的业师是诂经精舍山长俞樾。 俞樾是清代著名朴学大师,学问极其渊博,他非常欣赏章太炎的学识和才华, 曾将章太炎在诂经精舍所作的几十篇 “课艺”收入 《诂经精舍课艺》。 然而,俞樾毕竟是一个...
民国知识分子研究有一个分支,即私人往来的研究,而中国士人往来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便是师承关系,特别是那些构成实际师徒授业的师承关系,也是中国传统学术传承中的关键一环。刘宜庆的民国知识分子研究在这本《浪淘尽:百年中国的名师高徒》中,就集中对这个环节进行了梳理。在这种梳理中,历史上的“谢本师”现象格外引人注意...
2025-02-07 06:24:5407:1447 所属专辑:父父子子 音频列表 1 46.秦牧《“谢本师”》(全书完) 47 2025-02 2 45.周作人《“谢本师”》 33 2025-02 3 44.章太炎《谢本师》 24 2025-02 4 43.周作人《何必》 37 2025-02 5 42.刘半农《“老实说了”的结束》 ...
所属专辑:父父子子 猜你喜欢 2147 章太炎论学集 by:Anonymous_m1 1.6万 【国学大师业书】章太炎评传 by:月光之河 1983 国学入门课:章太炎国学讲义|AI电子书 by:竹石文化_电子书 884 《本师堂鹤礼》 by:许玄童予 7978 满地江湖吾尚在:章太炎与近代中国(1895—1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