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窦群。出自宋诗人苏轼的《游惠山(并叙)》 余昔为钱塘倅,往来无锡未尝不至惠山。 即去五年,复为湖州,与高邮秦太虚、杭僧参寥同至,览唐处士王武陵、窦群、朱宿所赋诗,爱其语清简,萧然有出尘之姿,追用其韵,各赋三首。 梦里五年过,觉来双鬓苍。 还将尘土足,一步漪澜堂。 俯窥松桂影,仰见鸿鹤翔。 炯然...
【窦群笔记949】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中庸》 原来,所说天命,就是我们的真实本性,活出自己的真实本性,就是活出了天命。 ...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窦群“果于复怨”的一组是(3分) ()①欲逐之,韦执谊不可,乃止。②吉甫节度淮南,群谓失恩,因挤之③群即捕登掠考,上言吉甫阴事④群引吕温、 羊士谔为御史⑤众皆惧,及闻其死,乃安 A①23 B245 C23④ D235 相关知识点: ...
窦群(763-814年),字丹列,京兆金城(今陕西省兴平市)人,唐朝官员。父窦叔向,唐代宗时,官至左拾遗。窦群的兄长窦常、窦牟,弟弟窦庠、窦巩皆进士出身,只有窦群自己隐居于毗陵。贞元中,苏州刺史韦夏卿荐为左拾遗,转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唐宪宗时,担任吏部郎中、唐州刺史。武元衡荐为御史中丞。因推荐吕温、羊士谔为...
窦群2014 23-12-17 15:01 发布于 山东 来自 OPPO A72 5G 【有书文化294】《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即理,理即天理,意思是命是天给的,依循天理就叫道。圣人的教导是让人依天性行事就是依道而行。忽觉,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人大概活到五十岁才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