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园谐奇趣位于长春园之西北角,为西洋楼中最早建成者。谐奇趣之建筑为南向,正楼上下两层,上层三楹,下层七楹,建于汉白玉高台上。楼前 楼前月形台二层,两旁有玉石盘旋石磴十余级,上覆以西洋形式雕刻之玉石栏杆。上层平台正中楼门左右有西洋形式石狮子二座,异于中国石狮造型。楼墙覆嵌五色琉璃花砖,墙身...
谐奇趣是于乾隆十六年建成的圆明园内的第一座欧式水法大殿
谐奇趣 1/0 谐奇趣 1.4 热度 具体开放时间请咨询景区 实用攻略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圆明园遗址公园长春园景区内 地图·周边 景点详情 查看全部 主楼三层,是演奏中西音乐之处。楼南为大型海棠式喷水池,由铜燕、铜羊和西洋翻尾石鱼等组成的喷泉,楼北也有一座小型菊花式喷水池。喷泉的供水楼在谐奇...
谐奇趣翻尾石鱼是清朝的石刻作品,现放置于北京大学未名湖西侧近岸水中。【简介】:此西洋翻尾石鱼,用黄褐色细石精雕而成。鱼身长165厘米,高87厘米,下部鱼肚宽90厘米,上部鱼嘴宽42厘米。盛时,此鱼位于谐奇趣楼南大型海棠式喷水池之正中,口内喷出水柱,可上升十余米。池四周及池内还有铜羊、鹿、鹅、鸭,...
谐奇趣位于西洋楼景区西端南部,是1751年(乾隆十六年)秋季竣工的第一座欧式水法(喷泉)大殿。主楼三层,顶层三间,一二层皆七间,楼前左右九间弧形游廊连着两层八角楼厅,是演奏中西乐器之处。楼南为大型海棠式喷水池,池内设有铜羊、铜鸭和西洋翻尾石鱼等组成的喷泉。楼北也有一座小型菊花式喷泉池。喷泉的...
《从谐奇趣到明轩:十七至二十世纪中西文化交流拾遗》是2019年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段建强。内容简介 十七至二十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进程,经历了从接触、融合、冲突、反复、重构相交替的过程,这种交流对当代的文化相互理解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从谐奇趣到明轩:十七至二十世纪中西文化交流拾遗》以十七世纪...
圆明园 大水法大水法位于圆明园长春园西洋楼景区乾隆十年至二十四年(1745年—1759年)西洋楼景区的主景就是人工喷泉,时称“水法”,特点是数量多、气势大、构思奇特,因此被称为大水法主要形成谐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三处大型喷泉群,颇具 - 逍遥子于20240412发布在抖
谐奇趣 【名称】:谐奇趣 【类别】:文化遗址 【年代】:清 【文物原属】:原属圆明园 西洋楼景区西端南部建筑 【文物现状】: 【简介】: 谐奇趣位于西洋楼景区西端南部,是1751年(乾隆十六年)秋季竣工的第一座欧式水法(喷泉)大殿。主楼三层,顶层三间,一二层皆七间,楼前...
谐奇趣,文化遗址,是于乾隆十六年建成的圆明园内的第一座欧式水法大殿。基本信息 【名称】:谐奇趣 【别】:文化遗址 【年代】:清 【文物原属】:原属圆明园 西洋楼景区西端南部建筑 【文物现状】:遗址简介 谐奇趣位于西洋楼景区西端南部,是1751年(乾隆十六年)秋季竣工的第一座欧式水法(喷泉)大殿。主楼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