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造大像疏 初唐· 狄仁杰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九臣闻为政之本。必先人事。 陛下矜偫生迷谬。溺丧无归。 欲令像教兼行。睹相生善。 非为塔庙必欲崇奢。岂令僧尼皆须檀施。 得筏尚舍。而况其馀。 今之伽蓝。制过宫阙。 穷奢极壮。画缋尽工。 宝珠殚于缀饰。瑰材竭于轮奂。 工不使鬼。必在役人...
《谏造大像疏》文笔的得体表现在: (1)不诋毁佛教,仅谏造大像。武则天推崇、扶持佛教,借此巩固其既得的权位。因此,本文回避了对佛教本身的抨击,不危及武则天的根本利益,肯定其造像的出发点,以照顾武则天的心理感受。文章汲取佛教义理,作为谏造大像理论根据,指出:佛家强调,既达涅般彼岸,正法尚应舍弃,“像”为“...
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使它的根底稳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生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
【答案】:武则天 解析:《谏造大像疏》是唐代狄仁杰为谏武则天在洛阳建造大佛像之事所写。狄仁杰耿介正直,诤言善谏。武则天要造大佛像,他劝谏皇帝此举会劳民伤财有损名声,还违背了佛家慈悲教义,致使工程停止。
谏造大像疏》中“三淮浪沸,五岭烟腾”句,在修辞上采用的是对偶结合()格。 答案解析 (多选题) 《谏造大像疏》中“三淮浪沸,五岭烟腾”句,在修辞上采用的是对偶结合()格。 答案解析 (多选题) 《谏造大像疏》中“尊容既广,不可露居,覆以百层,尚忧未遍”旬,在修辞上采用的是对偶结合(). 答案解析...
狄仁杰 《谏造大像疏》 2019-02-17 10:45:0003:41 190 所属专辑:历史人物 | 诗文品读 喜欢下载分享 声音简介 历史人物诗文品读,从诗文作品品读历史人物! 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咬字最为真,倒字乃浮云,传统调是基础,见字而歌终为本。有声阅读,含章可贞!以吟诵通读中华优秀文化原典,以吟诵引领更深层次的自由...
《谏造大像疏》是唐代狄仁杰为谏___在洛阳建造大佛像之事所写。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题目: 在《谏造大像疏》中,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句子有 A.“今之伽蓝,制过宫阙,穷奢极壮,画绩尽工。” B.“翦发解衣,仍惭其少。” C.“功德无量。” D....
《谏造大像疏》中“宝珠殚于缀饰,瑰材竭于轮奂。”“列刹盈衢,无救危亡之祸;缁衣蔽路,岂有勤王之师!”句,在修辞上采用的是对偶结合()格。 A. 引用 B. 借喻 C. 夸张 D. 借代 E. 拟人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D 反馈 收藏
《谏造大像疏》文中之“里陌动有经坊,阗阒皆立精舍”是用的对偶结合()格。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