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谏太宗十思疏》注音和注译,供大家阅读、学习,助力传播弘扬传统文化,纠正了部分音误,如有未能穷尽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朝著名的谏议大夫魏徵,在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上书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篇奏疏;文章中,魏征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对这个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 赏析 文章一开始,作者运用了排喻...
谏太宗十思疏唐 · 魏征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
为《谏太宗十思疏》注音和注译,供大家阅读、学习,助力传播弘扬传统文化,纠正了部分音误,如有未能穷尽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谏太宗十思疏》注音版及译文 为《谏太宗十思疏》注音和注译,供大家阅读、学习,助力传播弘扬传统文化,纠正了部分音误,如有未能穷尽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