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十分钟”是孩子们可以自己把控的童年精神课堂,无论从效率还是教育成本上来讲,都至关重要。”对此,清丰县政府9月13日回应称,“针对“课间十分钟”问题,县教育局从2010年至今持续推进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开展,围绕“教会、勤练、常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同时积极推进足球、篮球、...
一些家长是在网上看见“课间圈养”的话题去问孩子,才发现原来他们课间是不能出去的。很多孩子一入学就习惯了不能出教室,也没想到要和父母说。“他们不知道还有一种生活方式,是课间十分钟可以出去跳绳、跑步、自由嬉戏。”刘璐反问:“我们小时候不都可以吗?”让家长们更加焦虑的,是限制下潜在的身心危害。家长余...
李勇认为,“课间十分钟”的基本功能是让学生从上课状态放松下来,舒展身体、舒缓疲劳,避免身体紧绷,久坐伤身。“课间十分钟”的拓展功能是让学生有满足心理需求的社交活动,比如同伴交流、互动游戏、交朋结友。这些与他人建立联系并进行互动的过程,可以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包括学习社会行为、调节情绪和解决冲突。其中...
保证孩子享有课间十分钟,改变课间“圈养”现象,需要相关部门和家长互相理解,携手合作。相关部门应细化校内安全事故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学校和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指导孩子进行有益的课间活动,采取增加防护设施、派设巡查老师等安全措施;家长应充分理解、信任学校和老师,出现问题积极沟通,...
中小学生在课间想出教室活动,囿于部分学校的限制而只能坐在课桌前;反观大学生,课间10分钟不乏坐在教室里看电脑、写作业或玩手机的同学。大学生,课间也要允许自己休息。 02 久坐不起,对身体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据《生命时报》报道,如果每天坐姿超过8个小时、一周内超过5天,...
过去一年来,有关“课间圈养”现象、中小学生课间十分钟活动受到限制的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争议之下,课间十分钟成了一场“安全”和“自由”之间的博弈。课间十分钟为何会“消失”?主要是因为学校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担心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因磕碰、打闹而发生纠纷乃至安全事故。有些学校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场地和设施...
近日,一些地方中小学校“课间十分钟被约束”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对此作出回应表示,中小学校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有利于学生调节情绪、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和防控近视。△学生们在课间参加趣味游戏。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教育部令第50号)明确...
“课间十分钟”的价值功能:生理解乏、心理成长 “课间十分钟”的基本功能是让学生从上课状态放松下来,舒展身体、舒缓疲劳,避免身体紧绷,久坐伤身。正如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言:喜欢行走和到处跑动是儿童的天性。早在1954年,心理学家通过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就已经证明:即使什么都不用做,只是固定着躺在缺乏刺激环境的实验...
9月7日,在贵州省榕江县两汪乡,柳吉小学教师带领学生在课间玩游戏。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文丨新京报记者 周思雅 编辑丨陈晓舒 校对丨吴兴发 ►本文7311字阅读13分钟 在四年级学生邓凯的世界里,“课间十分钟”这个词汇,特定地指向了教室里的“纸蛙大战”和“橡皮大战”这两项活动。他常常会在书包里备七八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