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渔父”们,请你们别再为屈原坚守理想不值。相反,我们都应该为了理想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我们的困难挫折与伟人们相比,简直微不足道;他们尚能为理想奉献一生,我们有什么理由因挫折困苦放弃理想? 心怀理想。让我们再次瞻仰那吟诵着《渔父》的屈原,就让深厚的古典蕴藉深刻我们的理想。 读《楚辞·渔父》有感 3 ...
初读《渔父》,只当是渔人与屈原的普通对白,读的是屈原的绝望与无力。再读《渔父》,才明白是两种思想的交锋,战乱时期,渔夫主张随波逐流,以求自身安稳。屈原决不随波逐流,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混沌政治中坚持自己心中的天下大道,为国为民,感天动地。三读《渔父》,才让我仿佛读懂了屈原。2300多年前,...
读屈原之《渔父》有感 《渔父》是屈原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当时苦难人民的心声。读这首诗,令我深受感动。在这首诗中,屈原以一个渔夫的身份,悲惨地表达出贫苦人民的悲惨处境:他不得不在苦无的大海上游弋,挣扎寻求一线生机;他拼命地捕鱼,却总是一无所获;他十分渴望回家乡,却又被无尽的沧桑无情地剥夺了这样的...
想来颇感惭愧,学文科的人,还与文字打了多年交道,竟没有读过《庄子·渔父》。会上,领导推荐,当晚赶紧红着脸去读,几经揣摩,次日又读。 全文写了孔子见到渔父以及和渔父对话的生动情景,在风格上表现出极度的浪漫主义色彩。隐者渔父批评孔子,说他的伦理思想乃...
无疑,每个灵魂都有最适合它自己的选择,我们无需感慨屈原的投河,也无需指责渔父是一种消极避世,更无需反对守望者看似莽夫的行径。无论选择了什么,都是对这浊流的厌恶与鄙夷,他们都是驶出混浊巨流的一股清流,是潘多拉魔盒最底端散发着光芒的希望。
《渔父》原文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
摘要: 儒,道两家思想所主张的价值观历来被认为是截然相反的,但这两种思想却又能同时影响并统一到中国的知识分子身上.本文试从屈原一文着手,分析儒,道两家思想的不同点与共通处.关键词:儒家 道家 价值观 《渔父》 DOI: 10.3969/j.issn.1004-8502-B.2010.12.0137 年份: 2010 ...
沧浪之水——读楚辞《渔父》有感 楚辞《渔父》是一首不被一般读者所熟悉的诗篇,但就像《离骚》一样充满了中华文化精神。 渔父在沧浪江边见到形容枯槁的屈原,惊异地问他何以如此?屈原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怎能不被流放呢?渔父劝曰:“世人皆浊,何不淈(gǔ 搅混)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俗中是为了纪念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屈原的,屈原身上那种与黑暗政治、阴险小人抗争到底的精神激励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最近读到一篇小文——《渔父》,说的是屈原遭到流放,政治上遭到重大打击,个人和楚国面临着厄运的情况下,来到汨罗江畔,与一位渔父的对话。主要通过问答体,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
人间有清醒 | 以下为您提供一些人间清醒的诗句: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沉舟侧畔千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