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家书。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语言清新雅致,说理平易近人,作者运用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现代社会变化频仍,丰富多彩,能不能在各种变化和诱惑中保持平静的心态,能不能甘于寂寞,保持清静圆满心态不停追求,是每个人都要深思的.现在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安静下来,...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
1. 《诫子书》——诸葛亮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品德高尚的人,依靠内心宁静专一来...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工夫,最忌荒唐险躁.作者简介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生于贵州兴义府(治所在今贵州省安龙县)。清同治二年(1863)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同治六年(1867),任...
清朝乾隆年间,聂继模写给儿子聂焘(镇安县令)的家信,言居官之道,字字珠玑,发人深省,为历代家训上乘之作。原文 《诫子书》:尔在官,不宜数问家事。道远鸿稀,徒乱人意,正以无家信为平安耳。尔向家居本少,二老习为固,然岁时伏腊,不甚思念。今遣尔妻子赴任,未免增一番怅恋,想亦不过一时情绪...
《诫子书》原文及译文 篇1 诫子书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题目...
15诫子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 ) (2)俭以养德( ) (3)非宁静无以致远( ) (4)多不接世(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诫子书》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文章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该家书概括了做人做学问的经验,有着极高深度,是不可多得的经验之谈,对于今天的读书人来说有着极高的价值。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