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赞体是元杂剧宾白中的主要表现形式,一般具有程式化的特点。其主要以诗为主,在元杂剧进行故事叙述时有着辅助理解的作用,其同样可以用来调节叙事疏密,可以说在元杂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诗赞体的行成和来源 从字源学进行解释,“赞”最基本的意思是“助”、“明”,在此基础上引申为“辅佐、辅助”...
诗赞体以诗为主,根据诗歌文字来配音乐,语音都可以保留。比如陕北民歌,唱出来就有陕北味儿,山东民歌唱出来是山东味儿。诗赞体的文字和音乐是分离的,先写诗,之后根据诗来配乐。
摘要:元杂剧宾白中普遍含有一种诗赞体形式,这种诗赞体宾白在元杂剧叙事中起到了功能性重复和调节叙事疏密的重要的作用,可见所谓的“曲文抒情,宾白叙事”的说法并不尽然。关键词:诗赞体宾白;叙事;功能性重复;调节叙事疏密作者简介:杨栋,女,河北师范大学2009级古代文学研究生。[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
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为诗赞体,宋代后吸收词牌、曲牌,衍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 ,称为( )A.京韵大鼓B.苏州评弹C.道清D.四川清音搜索 题目 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为诗赞体,宋代后吸收词牌、曲牌,衍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 ,称为( ) A.京韵大鼓B.苏州评弹C.道清D...
赞体宾白的程式化特点,并由此引申至元杂剧程式化问题的研究。 第一章主要梳理诗赞体的来源与形成。“诗赞”一词首出于叶德均的《宋元明讲唱 文学》,究其形成,是由本土的“赞”与外来佛经中的“偈赞”互相影响,发展而来。“诗 赞体”从赞体和偈赞体中继承了讲述的辅助功能、齐言句式以及韵散结合的特点。在此...
元杂剧宾白中存在着大量的诗赞体,这些诗赞体宾白呈现出明显的程式化特点,研究元杂剧中的诗赞体宾白对探讨元杂剧的宾白创作主体,宾白本义以及元杂剧的全面程式化等基本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诗赞体"概念的形成入手,探讨元杂剧中诗赞体宾白的程式化特点,并由此引申至元杂剧程式化问题的研究. 第一章主要梳理诗...
要准确把握中国古代赞体演变与佛教(经)的关系,有必要对赞体演变 2、的始末作一个更细致的考察。一、从文心雕龙·颂赞篇说起刘勰的文心雕龙一书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也是一部系统的文体论著作。它认为赞这种文体,也应该源于诗经,即所谓“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文心雕龙·宗经)。其颂赞篇合“...
唱词诗赞的曲种唱腔多数为的唱词体系 唱词体系多数曲种为诗赞系,有的曲种属乐曲系或歌谣体。唱词体系源于近代各时期小调的曲牌, 属于歌谣体, 多数为两句体或四句体, 七字句较多。 唱腔结构属于曲牌体结构(以曲牌为单位构成某一曲种唱腔的结构体制),包括单曲体、连曲体和单曲加数板三种形式,旋律流畅,歌唱性较强...
敦煌诗赞体讲唱文学探论 中山大学中文系威世隽 摘要:韵散结合,有谈有唱的诗赞体,是敦煌讲唱文学的主要丈体形态.作为—种音乐文体, 它是如何处理文体与乐体之阀的关..
北宋耀州窑道情诗文碗,道情,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为诗赞体。宋代后吸收词牌、曲牌,衍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又称道歌。用渔鼓、简板伴奏,与鼓子词相类似。之后,道情中的诗赞体一支主要流行于南方,为曲白相间的说唱道情;曲牌体的一支流行于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