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礼记·经解》)正是因为《诗》教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孔子很重视用《诗经》来教育学生。 一、编订《诗经》,教导学生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在孔子五十岁之前,“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学《诗经》,就不会说话。于是,那小子就乖乖回去学《诗经》了。《诗经》之所以惊艳千年,在于其中的内涵让人清醒通透。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意思是,了解我的人,知道我在担心什么;不了解我的人,问我在苦苦追寻...
子夏引用的《诗》,本来是形容女孩子心地纯洁,又长得漂亮的,但主要关注点,其实是在颜值上;孔子说“绘事后素”,可以理解为“人品是第一位的”;接下来子夏一句“礼后乎”就扯到个人修养国家治理上去了,跑题跑得很远了。而孔子对他的评价,是表扬,认为这才是掌握了读诗的窍门。孔子这么评价子夏,不奇怪,...
这明显不符合孔子言论,孔子明明说的是“《诗》三百,一言一蔽之”,怎么只限于《颂》和《大雅》呢?这只能说是故意狡辩。 最狡猾的还是朱熹,他说孔子讲“思无邪”不是对《诗经》里诗的内容的评价,而是告诫人们读《诗经》的时候要“思无邪”。他的根据是,孔子的这段话是在《为政》里说的,这不就是教育领导干部读...
简述孔子与《诗经》的关系。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第一,孔子诗第一个将《诗经》选作教学内容的教师,又是第一位研究《诗经》的大师。他精辟地提出:“《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曰‘思无邪’。”“《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之名”“不学诗,无以言”—...
而对于《诗经》最终由谁编定成书,成为一部完整的诗歌总集的,古人多认为孔子是这部诗集的最后删定者,但是学者研究发现,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成本的“诗三百”了。不过,关于这部诗集中的作品大多写作于春秋中叶以前,这是肯定的。大多数学者认为,《诗经》中创作最晚的作品,《陈风·株林》,这首诗的创作...
1、孔子是第一个将《诗经》选作教学内容的教师,又是第一位研究《诗经》的大师。 2、对《诗》的研究,孔子已完全突破了文学的藩篱,而是立体地、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俯视与研究《诗经》。 3、多年来,人们习惯于围绕着孔子“删诗说”成立与否争论不休。其实大可不必。因为《诗经》的成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孔子引用《诗经》的诗句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引用《诗经》的诗句,以下是其中一些例子: 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子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4.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国语》、《左传》等作品中都引用了很多《诗经》的作品,但逸诗很少。《左传》引诗经217条,但逸诗仅有13条,而这些逸诗还很可能是在孔子之后才弄丢的。这也可从侧面正面孔子没有删诗。因为如果孔子真的删了很多《诗经》中的作品,那么逸诗应该也很多。最后,如果孔子当时真的删了诗,那么为何还要保留一些不...
诗经(精装) 孔子 著 更新时间:2020-08-21 16:08:08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最新章节: 【正版无广】商颂 古籍 国学普及读物 《诗经》是我国很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