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轶事:诗圣的漂泊与坚守 1. 少年天才,壮志凌云 七岁咏凤凰:杜甫幼年即能作诗,曾咏"凤凰鸣高冈,一举万里游",显露出不凡志向。 壮游天下:20岁起漫游吴越、齐赵,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豪情万丈。 2. 长安困顿,十年求仕 "朝扣富儿门,...
本期节目将深入诠释杜甫的一生,通过《望岳》《官定后戏赠》《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时代名篇,展现他随着时代洪流的激荡,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历经现实洗礼,成长为具有宗师风骨、忧国忧民的一代“诗圣”,带领观众从盛唐的辉煌到安史之乱的动荡,具身感受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
杜甫曾为左拾遗,并非 “正直无禄位”“忠信而久贫贱” 者,且杜诗主题与单纯歌咏个人苦难也不一致,他们关注个人疾苦,而杜甫则忧国忧民,杜诗虽歌咏个人苦难,但往往推己及人,这种精神正是杜甫超越《箧中集》诸子之处。
安史之乱结束后,地方军阀又乱战四起,此时已经 56 岁的杜甫流落到夔州,穷困潦倒、疾病缠身的杜甫在重阳节这一天独自一人登上了白帝城外的高台,写下了那首独步古今的《登高》。公元 770 年,杜甫于贫病交加中逝世,享年 59 岁。杜甫的诗从景物再到国家,百姓,他的圣,是人间的圣,诗中的圣,敢为底层人...
杜甫在成都这几年,或许是他中老年最幸福的几年了。杜甫科举之路一直不顺,屡次赴考,均不如意。他的志向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呀,盛唐时期,哪个不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何况杜甫的祖上,也是大有荣光的。杜甫远祖可追溯到汉武帝时代的酷吏杜周,近祖为西晋大学者、名将杜预。而祖父为杜审言...
杜甫之所以被尊称为“诗圣”,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诗歌才华卓越,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他的诗歌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丽,更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他的《春望》、《兵车行》、《三吏》、《三别》等作品,都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揭示,表现出对国家和民生的深切关怀。杜...
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和「三别」。 6 西南漂泊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
杜甫〔唐代〕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共有三首,分别咏赞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当时杜甫二十四岁,正处于青年时期,开始了一种“裘马...
”1924年,他为陈子博写的挽联,就用了杜甫《蜀相》的尾句:出使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938年,毛泽东有次和来延安的朱光等人谈论书法和艺术,他熟练地背诵了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古诗体序言的最后几句:“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
诗圣杜甫的一生,几乎和苦难、倒霉紧紧拴在了一起。裘马轻狂,恣意漫游的青年 公元712年,发生了两件值得历史铭记的大事情。第一件事,唐玄宗在这一年继位;第二件事,伟大的诗人杜甫在这一年出生。杜甫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他的祖上,一直可以追溯到司马晋朝的开国杜预。杜甫的爷爷杜审言,在武则天时期不仅是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