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卷第二期2007年2月楚雄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OFCHUXIONGNORMALUNI、砸RSITYV01.22No.2Feb.2007中国古典诗学视野中的诗昧论胡建次黄晓丹(南昌大学,江西南昌330031)摘要:我国古典诗学视野中的诗味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味”作为诗歌审美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诗味审美特征与要求的探讨,三是对诗味创造...
“诗昧论’’溯源王秀臣[摘要]“诗味论”的产生有着深远的理论背景,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特有的思维方式是“诗味论”形成的思想来源。上古“五行学说”与“声、色、味、时”的“五体”结构为“声”与“味”的联系提供了中国式哲学的逻辑前提,“声亦如味”、“诗以声为用”为“诗味论”的形成做好了充分的...
应和论、诗味论揭示的是主客体之间存在的某种对应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相和性,并借助其将情感、思想等抽象观念表达出来,通过诗的方式实现人对于美的境界的向往;虽然两者都是关于诗美营构与美感传达的理论,由于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文化不同,故其审美特征有差异。 关键词:...
司空图与诗味论同理诗歌也是如此除了在诗的语言中包含的具体可感的味之外还有隐藏在其中更深层次的醇美味也就是味外味司空图显然更注重和提倡味外味并以此为标准来评判诗歌的优劣表圣论诗味在咸酸之外因举右垂苏州以示准的此是诗家高格不善学之易落空套 None...
司空图的诗味理论还包含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如何去创造和获得诗味。直致所得。见于《与李生论诗书》,它的基本含义是自然写出所见所感,而不数事用典或“附于蹇涩”以显示才学。只有妙造自然,即境会心,才可以使诗具有“醇美”之质。《与李生论诗书》中,他大量引用了自己的诗句,如“草嫩侵沙短,...
内容提示: f一,) 第 13卷 第 2期 1998年 6月 钦州学刊 JOUP,NAL OF QINZHOU NO.2 Vo1.1 3 JU,FxQ 1 998 诗味论与情味论 :中印文论比较●代迅厶厂一 I o 摘要 中印两 国文论 源远 流长,在世界文论 格局 中 自成体 系。在 我国 以中西比较 为主 的比较 文论研 究中,东方国家之间的文论比较...
我国古代诗家论诗,讲究“辨味”。唐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在此,他明确指出,只有能辨别诗的味道才可以谈论诗歌,理解诗歌,也就是说,他把诗味作为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说穿了,诗味就是诗的意味和趣味。诗的意味,就是...
味外之旨说司空图诗味说新论陶礼天提要对司空图的诗味论,研究者众多,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分析检讨,并对司空图的味外之旨说与禅学的渊源关系味外之旨与韵外之致说及其与诗格的关系等问题,作出了新的考论。之境关键词诗味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禅学范畴
…苏东坡,以味论诗简直成了积习。如《读孟郊诗》:“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又似煮彭越,竟日持空螯。”…《书黄鲁直诗后》:“鲁直诗文如蝤蛑江瑶柱,格韵高绝,盘飧尽废,然不可多食,多食则发风动气。”… 我们把读诗叫作“品诗”。黄庭坚在《书陶渊明诗后寄王吉老》说:“血气方刚时读此诗,如嚼枯木...
以味论诗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千古妙语。陆机首开其端,他批评当时的文学创作有五种弊病,第五种即为清宫疏缓,缺少真味。陆机之后,后继者蜂起,刘勰、钟嵘、司空图等大文论家提出“趣味说”、“滋味说”等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味”论。自北宋欧阳修《六一诗话》问世之后,诗话体逐渐成为诗歌批评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