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学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具有独立从事科研、教学和法律实务能力的法学专门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并设立硕士生指导小组,指导小组吸收有较高学术造诣、具有法学或其他相关学科正高级职称的校内外科研教学人员参加,实行...
民事诉讼中的送达,是指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将诉讼文书送交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使其知悉诉讼文书内容的行为。送达具有如下特征:(1)送达是法院在诉讼中依职权实施的诉讼行为;(2)送达的客体是各种诉讼文书;(3)送达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第11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 普通程序,是指法院...
2023年,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从研究成果看,呈现出“重者恒重”的现象,前几年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在2023年仍然受到关注,民事诉讼法学者继续重视民事诉讼基础理论研究,强调实体法与程序法相结合,关注立法、司法和社会实践。...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唐力,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二级高级法官毛立华,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副厅长、二级高级检察官徐全兵分别从民事诉讼实践法学的探索、民事强制执行法的立法新进展和新期待、中国特...
诉讼法学研究方向 诉讼法学考研现状 诉讼法学就业方向 诉讼法学院校推荐 一、诉讼法学专业介绍 诉讼法学是法学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诉讼法学是以规定诉讼程序如何进行的诉讼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部门法学。诉讼法学主要有三个分支学科,即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和行政诉讼法学。 二、诉讼法学研究方向 不同院校的研究方向...
诉讼法学是以诉讼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法律学科,主要研究诉讼程序、诉讼制度以及诉讼法律适用等方面的问题。它是研究诉讼制度、诉讼程序、诉讼法律适用等问题的科学,旨在规范诉讼活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正和法治。诉讼法学的研究内容涵盖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多个方面,是法律...
自考00243民事诉讼法学的知识点汇总自2016年版 潘剑锋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的自考教材 第一章民事诉讼法概述 诉讼参加人,是指当事人以及与当事人具有相似的诉讼地位的人,具体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 人民法院和当事人之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为案件的事实与实体权利请求。
第1章 民事诉讼法概述 民事纠纷,又称民事冲突、民事争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 民事纠纷的特征:1.纠纷主体具有平等性。2.纠纷解决方式具有可选择性。3.纠纷内容具有可处分性。 诉讼:在现代社会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体系中,诉讼处于主导性地位,包括民事审判和民事执行两项内容。
14.辩护人的诉讼义务: 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主要承担以下诉讼义务: (1)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后,应当及时告知办理案件的机关。 (2)辩护人收集的有关犯罪嫌疑人不在犯罪现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属于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证据,应当及时告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第一篇:民诉法学现代化转向研究意义与途径第二篇:刑事诉讼法学经济分析方法的不足与对策 第三篇: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篇:民事诉讼法学的任务与研究重点 第五篇:新媒体环境下刑事诉讼法成绩与趋势第六篇:行政协议诉讼法定化的表现与价值 第七篇:职务犯罪中刑事诉讼法适用范畴分析第八篇:民事诉讼法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