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必须认识到,《红楼梦》是一部文学巨著,但同时,其作者身份及作品内容均存在众多不确定因素,相关资料亦不完整,这使得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研究充满挑战。2、研究《红楼梦》是每个人的权利,由于个人资质和经历的差异,不同研究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必然多样。即便是最聪慧的学者,其研究成果也不...
首先,俞金平伯先生以主观主义变形的可客观主义态度批评了红楼梦,把红楼梦看成一部自然主义写生的作品。因而否定了它的现实价值,歪曲了作者的创作方法。 其次,正因为俞平伯先生不能从正确的阶级观点出发全面的去接触红楼梦的内容问题,也就必然的使“红楼梦研究”的某些见解局限于形式主义的一部分偏概全面的琐细考证上...
“智极成圣,情极成佛。”木心先生认为,历来所谓红学家几乎没有以汤显祖这句话触及《红楼梦》研究。中国古代:佛比圣高。圣是现世的,佛是超脱的。智者为人,必有三者兼备:头脑、才能、心肠。 最近我一直在读木心先生讲述的《文学回忆录》,在书中先生说《红楼梦》一直他的枕边书,当然这也是我酷爱的一本书。先生说,...
综上所述,黄一农先生对于《红楼梦》中黑狐皮与多尔衮关联的分析,在历史事实与文本逻辑上存在一些问题。这一讨论揭示了《红楼梦》研究中对历史背景、文本细节以及作者意图理解的复杂性。在解读此类文学作品时,应当谨慎对待各种关联的推断,以历史事实和文本证据为依据,避免过度解读或错误关联。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所研究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副秘书长胡文彬先生,赴汉中参加全国第十一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后,应邀到西安联大师范学院、西安交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做了学术报告。在胡先生讲学之余,我就《红楼梦》与红楼梦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做了采访。请他给予解答。
红学是一门显学,从《红楼梦》诞生时代的脂砚斋传阅评抄到旧红学的择微索隐,从胡适为代表的新红学派的考证,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评论和研究,经历了200多个春秋,终于形成了一个遍及海内外的专门性学问——红学,综观其形式,红学曾出现过索隐派、题咏派、评点派和考证派。
1954年读李希凡、蓝翎的《评红楼梦研究》时,读到文中“贾氏的衰败不是一个家庭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贾氏家族兴衰的命运,而是整个封建官僚地主阶级,在逐渐形成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必然走向崩溃的征兆”一段话,毛泽东特意批注:“这个问题值得研究。”该文又说:“这样的豪华享受,单依靠向农民索取地租还不能维持,唯一的出路...
红楼书评:《红楼梦》的色彩研究 大千世界的美,首先归功于色彩:天地山川草木花卉皆因光而呈形,因色而见美。形与色相依为命:有形无色不美,赋形以色生色;多彩丰富,少彩贫乏;不堪设想:色彩单调将是多么枯燥的世界。难怪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
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初版,2006年第2版,2015年2版增订本,至今已广为流播。《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前言”道:“本书所涵盖的时段已如上述,为本世纪上半叶,大体上自1911年至1949年。此前清代的《红楼梦》研究资料已由一粟所...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安排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有一些心得:分组研究,细化课题 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使小组成员间资源共享,智力互补。所以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研究个课题。由于《红楼梦》的内涵和分支繁多,学生的兴趣也不样,所以分组要讲究技巧,教师也要进行定的引导。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