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他在欧美之行中所展现的那样,只有勇敢地面对改革和挑战,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总之,李鸿章的欧美之行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行程。他的勇气、智慧和胸怀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等框架下,双方不仅有着传统友好关系、稳固的政治互信基础,还拥有经贸合作、社会交往的切实成就,对两国的访问不仅将进一步促进合作,提升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积极面,还将为中国与其他欧洲国家的关系提供典范,为当前欧洲范围内正在进行的对华政策讨论提供更多的正向指引。
欧洲国家保持战略自主,发展对华关系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而易见。北京外国语大学欧盟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接受央视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欧洲越战略自主,中欧关系的底气就越足,中欧关系受其他大国关系影响的程度也就越低。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局势愈加错综复杂。一个战略自主的欧洲才能在世界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
耗时190天、行程9万里,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洲罕见照 1896年,一股中国风席卷欧美。这一年,73岁高龄的李鸿章带着自己的棺材,历时190天,访问了俄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和美国等8个国家,横跨三大洋,行程达到9万多里。他带着棺材出行,表明了他此次行程的决心和态度。在访问过程中,他与各国政府进行了深入的...
客观来说,所谓的亲俄派应该是一种更加客观、务实主张对俄中间路线的立场。因为这三国已经是欧盟和北约成员国,再怎么亲俄也是为了国家利益;恐俄派更多是从历史情节出发。相比之下,英国才是欧洲唯一的反俄派,但英国早已退出欧盟,可以说欧盟中只有亲俄派和恐俄派,而不存在反俄派。欧洲觉醒对中国有何影响 不管...
5年前,习近平访欧的最后一站就是法国;5年后,习近平出访欧洲,再次选择了法国。某种意义上,法国在西方国家中的确有所不同。受戴高乐主义的影响,法国相对更加强调自身的战略自主性,强调整个欧洲独立于美国之外的战略自主性。尽管近些年来,戴高乐主义的历史回响不断减弱,但中国依然钦佩于,也希望法国能够勇于坚守其...
总体来说,欧洲对中国依然很重要 时隔五年中国再对欧洲进行重要访问,而这次访问的目的比以往都明确 不能否认,欧洲大多数国家都是亲美的,他们长期生活在美式秩序下,受美国影响,配合美国动作 但里面有三个国家“相对”例外,一个是法国,一个是匈牙利,一个是塞尔维亚 而这三个相对“不亲美”的国家,恰巧是这次...
图解|习近平主席出访欧洲三国 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武契奇、匈牙利总统舒尤克和总理欧尔班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5月5日至10日对上述三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领导人为双边关系、中欧关系健康发展指引方向,为拓展深化互利合作注入动力。一起来看↓↓↓ -...
习主席开启欧洲三国之行 应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领导人的邀请,5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离京对三国开启为期6天的国事访问。这是习主席今年首次出访,也是时隔5年再访欧洲。作为今年元首外交的“开篇之作”,“此次访问对推动中国同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以及中欧关系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动能...
王毅访问欧洲对中欧关系走向传递出何种信号?外交部回应 2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王毅外长刚刚结束对欧洲的访问。此次除了访问西班牙和法国,王毅外长还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与塞尔维亚、德国、英国、波兰等欧洲国家领导人和外长以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举行了会晤。请问发言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