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工程化源于 2013 年 Brad Forst 提出的原子设计理论(Atomic Design),理论使用一种有条理创建模式库的方法,结合软件开发的组件化思想,从最原始的原子出发,逐层构筑更高级别的组织,以解决设计模块化的问题,这就是设计系统的前身。 设计系统 设计系统的定义 设计系统是由设计语言和模式库构成,在设计原则的指导下,...
基于此,MasterGo 2.0 推出重磅核心功能“MasterGo设计工程化”包括:设计思维工程化(设计规范)、设计语料和物料工程化(设计系统)、设计方案工程化(D2C)。MasterGo设计工程化 兼具设计与研发双重视角,帮助设计团队和研发团队基于统一的规范和资产高效率生产协作,实现标准同源、协作同频,从而给整个数字团队的生产...
其实设计的工程化与之类似,上述的种种变化让我们开始以一种更加系统化的思维去看待设计,设计不再仅仅是创意工作了,更是一项工程。 为了更加具象地理解设计工程化,我们先看一看现在很成熟的前端工程化。工程师们信奉一句话:不会偷懒的开发不是好开发。因此,他们会将代码分成一个个模块,以期最大化复用;也会写一些脚...
我的分享会从设计工程化的角度,和大家聊聊 Ant Design v5 中为整个消费链路所带来的灵活性变革。 如今在蚂蚁,Ant Design 不再仅仅是一个服务于设计消费者的设计系统,它也在服务于设计生产者产出业务设计系统,业务设计师再基于业务设计系统进行业务设计。在这样架构下,之前传统的设计协同方式已经不太能很好的满足我们...
设计工程化源于 2013 年 Brad Forst 提出的原子设计理论(Atomic Design),理论使用一种有条理创建模式库的方法,结合软件开发的组件化思想,从最原始的原子出发,逐层构筑更高级别的组织,以解决设计模块化的问题,这就是设计系统的前身。 设计系统— 设计系统的定义 ...
11月*周,备受关注的“MasterGo2.0发布会”成功举办,来自各行业头部企业的300多位设计负责人、研发负责人共同见证了MasterGo2.0的发布。MasterGo在此次2.0版本的发布中,重磅推出了设计工程化、企业级解决方案,以及MasterGoAI正在展开内测新功能。MasterGo2.0将致力于在AI时代下,创造本土企业级的*实践。
1. 通过预先配置、补齐设计缺失信息的配置模型 2. 完全由设计工具定义的通用模型 3. 开箱即用、又能自由修改的独立模型 目前,MasterGo设计工程化 D2C 的研发重心主要在于生成 Web 端代码,已经支持生成 VUE 和 React 代码。未来还将陆续支持 Android XML 和 Compose,以及 iOS SwiftUI 代码,并且将支持生成 Tailwind...
因此,提升产品设计与研发团队的协作效率,成为了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工程化是应对挑战的小利器,它为设计师与开发团队提供了抓手。人物与问题的起源 设计师与前端工程师,作为体验设计师的合作伙伴,协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研发效率和用户体验的质量。在一次普通的产品迭代中,设计师与前端工程师的合作通常...
设计⼯程化三部曲 CODE / DESIGN TO WIN 设计工程化三部曲_ 杨昱帆(倏昱) 徐文彬(闻冰) 蚂蚁集团体验设计师 · Kitchen 开发者 杨昱帆「倏昱」 徐文彬「闻冰」 蚂蚁链体验设计师 · Kitchen 开发者 蚂蚁链体验设计师 · Kitchen 开发者 回顾:我们在 SEE Conf 2021 开始探索「设计工程化」 隐形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