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罕第九》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导读: 我个人以为,从教育的角度看,若要达于“道”的层面,成为圣人,很重要的就是要有实践的基础,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也与小时候就参与实践有关。 【译文】子牢说:“老师说过,‘我不能被当世所用,所以精通了各种技艺。’” 【解读】子牢也是孔子的学生,姓琴,名...
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译: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赞成天命和仁德。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译: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注释】 (1)罕:稀少,很少。(2)与:赞同、肯定。 【译文】 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赞成天命和仁德。 【解读】 “子罕言利”,说明孔子对“利”的轻视。在《论语》书中,我们也多处见到他谈“利”的问题,但基本上主张“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可以说孔子很少谈“利”。此外,本...
国学宝典《论语》:子罕第九原文翻译 子罕第九【原文】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 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 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
第九章子罕篇 【原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注释】孔子很少直言利、命和仁。直言就称之为言,而论述难懂的道理就称之为语。言和语是不同的哦。有问有答这样才能称之为语,没有问而自己直接说出来称之为言。论语记载孔子所说到的利、命和仁,多数都是问答语。可见孔子轻易不说利命仁,所以此章说罕...
【原文】 9•1 子罕(1)言利与(2)命与仁。 【注释】 (1)罕:稀少,很少。 (2)与:赞同、肯定。 【译文】 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赞成天命和仁德。 【评析】 “子罕言利”,说明孔子对“利”的轻视。在《论语》书中,我们也多处见到他谈“利”的问题,但基本上主张“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可以说...
9.1 子罕⑴言利与命与仁。 【译文】孔子很少[主动]谈到功利、命运和仁德。 【注释】⑴罕——副词,少也,只表示动作频率。而《论语》一书,讲“利”的六次,讲“命”的八、九次,若以孔子全部语言比较起来,可能还算少的。因之子贡也说过,“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子:夫子。 九夷:先秦时对居于今山东东部、淮河中下游的部族的泛称。 夫子想道九夷去居住。 或曰:有人说。 陋,如之何: 陋:粗俗。 如之何:如何应对。 那里的人粗俗,如何应对? 子曰:夫子说。 君子居之: 君子居住在那里。 何陋之有: 怎么还能让那里粗俗呢?
【原】子罕①言利与②命与仁。 【释】①罕:稀少。②与:赞同,肯定。 【译】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赞同天命和仁德。 【原】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译】达巷党的人说:“伟大啊,孔子!(他)学识渊博,但没有使他树立名声...
原文 9.9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①,吾已矣夫!” 注释 ①河不出图:河,古时专指黄河。图,花纹。传说在上古伏羲氏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负八卦图而出。河出图是祥瑞的象征。 译文 孔子说:“凤凰不来,黄河中也不出现图纹,我这一生要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