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过度追求抢发论文,却可能损害科研本身的质量,甚至有碍科学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后果。例如,诱导一些研究人员采取“偏离常规”的行为模式,包括过度保密、不完全披露,甚至故意破坏竞争对手的工作等;再如,首发权争议不仅影响科学家个人的声誉,还可能引发科学界的对立和分裂。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当一名科研工作者...
抢发论文正在损害科学本身 科学家们竞逐首发权的压力始终存在。 一项最新研究给这种激烈压力提供了注脚:那些没有争抢到首发的研究成果,出现在十大顶尖学术期刊上的可能性几乎比首发的研究少了20%,在发表当年成为被其他科学家高度引用的“热门”论文的可能...
【新智元导读】GPT-4考过MIT风波再爆大瓜。刚刚,MIT共同作者亲自澄清问题,竟因「猪队友」抢发,使用未经允许的数据集酿成大祸。论文作者「官方打假」来了!前段时间,GPT-4通过MIT数学本科考试,甚至拿了接近满分成绩引众多网友围观。然而,这篇论文刚发布,就被同校学生爆出「数据集」有问题,结果并不准确。没...
DePalma说,在团队了解到During提交论文的计划后,一位同事“强烈建议”During的论文必须“至少”承认团队早期的工作,并将DePalma的列为合著者。经过团队长时间地讨论后,最终DePalma于2021年8月下旬向《科学报告》提交了他自己的论文,他声称,“During论文的任何部分都与我们的研究内容没有任何关系。”该论文的作者中...
“抢发”论文 一个多月前,9月14日,张生家以通讯作者身份,在线发表在《科学通报》(英文版)上的论文《磁遗传学:使用磁受体蛋白,用磁刺激手段远距离非侵入地激活神经元的活性》(Magnetogenetics: remote non-invasive magnetic activation of neuronal activity with a magnetoreceptor),被清华、北大校方联合要求撤稿。
宁愿牺牲质量,也要抢首发 希尔和斯坦的研究旨在探讨高竞争环境下,科学家在论文发表速度与研究质量之间的权衡。 换而言之,我们想要真正弄明白的核心问题是:科学家在担心被抢发的情况下,是否会为了抢先发表,而牺牲研究的严谨性和完整性? 为此,他们选择了结构生物学领域作为研究对象。在结构生物学领域,解析蛋白质的三维...
抢发论文正在损害科学本身 科学家们竞逐首发权的压力始终存在。一项最新研究给这种激烈压力提供了注脚:那些没有争抢到首发的研究成果,出现在十大顶尖学术期刊上的可能性几乎比首发的研究少了20%,在发表当年成为被其他科学家高度引用的“热门”论文的可能性少了24%。而且,首发权还可能影响研究人员的职业前景、资金申请...
2015年9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双周刊《科学通报》英文版发表了一篇关于动物磁遗传受体蛋白方面的论文,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学术带头人张生家。 而就在此前的8月22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谢灿对外公开了一封《关于清华大学张生家与北京大学谢灿关于磁感应受体蛋白项目合作中违背学术道德行为...
记者了解到,涉事校方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早在8月下旬已就此事进行了沟通和干预,但未能影响到该论文的投递刊发。同时,两校已经联名致信《科学通报》要求撤稿。《科学通报》编辑部在回应《中国科学报》时则表示:是否撤稿,暂无处理方案。 “合作”始末 据了解,2009年,谢灿从美国回国,磁感应课题是他在2009年加入北大之...
GPT-4 考过 MIT 风波再爆大瓜。刚刚,MIT 共同作者亲自澄清问题,竟因「猪队友」抢发,使用未经允许的数据集酿成大祸。 论文作者「官方打假」来了! 前段时间,GPT-4 通过 MIT 数学本科考试,甚至拿了接近满分成绩引众多网友围观。 然而,这篇论文刚发布,就被同校学生爆出「数据集」有问题,结果并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