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复仇者需要注意,自己复仇的行为也应该免于法律的惩罚。否则,你的仇人仍然位居上风,因为他吃的亏只是你的一半而已。有些人在复仇时希望让对方知道这报复源自何处,这样做非常大度。因为他们似乎觉得,看到对方的忏悔之心,比看到他们经受痛苦更加令人愉悦。但是,那些卑劣狡诈的懦弱小人,却喜欢暗箭伤人。佛罗伦萨...
【名词解释】[圣经]论报复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圣经] 论报复名词解释: (源)《马太福音》第5章38节至42节。(典)耶稣登山训众时告诫众人名词解释: “你们听说有这样的教训名词解释: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但是我告诉你们名词解释: 不要报复欺负过你们的人。假如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让他...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圣经》中关于“报复”的论述,实际上是耶稣对于人们如何以正确态度面对世间纷争和恶行的教导。他要求人们以博爱之心待人,不报复、不怨恨、不伺机报复,而是以饶恕和加倍帮助来回应恶行。这种教导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公和恶意时,应保持冷静和理性,以爱和宽容来化解...
因为报复的动机不仅是为了让对方受苦,更是为了让他悔罪,但有些卑劣狡猾的儒夫却专搞阴谋诡计来报复,他们以暗箭射人,却又不让人弄清箭从何来。这就未免如同鬼域了! 对那种忘恩负义的朋友的报复,似乎是最有理由的。佛罗伦萨大公说:“《圣经》曾经教导我们宽恕仇敌,但却从来没有教导我宽恕背义的朋友。”但是《圣...
报复行为体现的是一种野蛮的公道,人性离它越近,就越应该让法律和文明把它给锄掉。因为,当一个罪行发生时,它只不过是触犯了法律,但如果对这一罪行实施报复,则是僭越了法律。不可否认,如果一个人对他的仇敌施加报复,那么他与他的仇敌不过是半斤八两;但是,如果他不念旧恶,而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那么他就比对手...
1 论报复,“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这样不会助长别人的欲望吗?要是愈发的向你求助不是增添了别人的恶?而基督教是引人想善。 () 许言右 言辞流利 1 不是基督徒会下地狱。而是基督徒就都要遵从这一点,不遵从还是下地狱。以此引人向善 登录百度帐号 我的游戏 推荐游戏 登录后查...
论报复 报复是一种野蛮的寻求公正的行为。人越是想报复,法 律就越应当加以剪除。如果说最初的罪行只是触犯了法律的 话,那么报复却是对法律的完全否定。报复的目的无非是和 敌人扯平,然而如果宽恕了敌人,则盖过了对方,因为唯有 王者才能宽恕。 所罗门曾说过:“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 的荣耀。”2过去的事情毕竟...
立意:无论怎么样,我爱你 状态:已签约/完结/27360字 简介:自从那天和亚瑟-韦斯莱在街上打架之后,卢修斯-马尔福不经意间看到了韦斯莱家的小儿子罗恩-韦斯莱,脑袋一抽就想出了一个馊主意—— 有什么办法能够报复到韦斯莱家的人呢?当然是拐跑他们家的小儿子了!
论报复及爱仇敌(太5:38-48) (5:38-48) 一. (5:38-42) 1. 傳統上法利賽人和文士如何教導有關報復之觀念?(v38)這教導與舊約律法原本的意義有何分別?(申 19:18-21) 2. 耶穌如何糾正他們的偏差?(v39)「不要與惡人作對」是什麼意思?〔現代中文譯本譯作 「不要向欺負你們的人報復」 ,呂振中譯本譯...
理性告诉我,报复或反击的前提,是有对等,或超过对手的能力,这能力包括胆略或勇气,有权或有钱。我啥也没有。 然后我有对报复的设想:长大成为有钱人,或有权人,或成为一个有胆有识,个性坚强的人。于是,我必须要沉下来,专心致志地学习,学习,练就一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