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许由的故事,庄子在逍遥游中大体就讲了这些。不过后来汉代的蔡邕在秦操的作品中又做了更详细的叙述,他说呀,许由拒绝了尧帝以后,连夜逃往积山颍水边,在那里农耕而食。其实这已经是隐居了,可是尧帝不放过呀,尧帝还以为许由谦虚,对他更加敬重了,心想,许由不接受帝位,即便是出来做个九州长也好呀。于是又...
庄子-让王 【原文】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①,子州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②,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他物乎!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 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③。子州支伯曰:“予适...
显然,这里许由把尧行仁义是非之道说成黥劓之刑,是有强烈的批判讽刺之意的,可是很多大儒大家的注解,囿于尧的大名,不敢说半个不字,还想维护儒道。其实这些大儒大家入戏太深了,庄子只是拿儒家的人名来用而已,和尧未有一分钱关系,和孔子,颜回等也未有一分钱的关系,只是庄子的一个手法,这一点都看不到,...
尧,是儒家理想中的圣王,代表世俗名利;许由,是一位隐士,《史记•伯夷列传》中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他代表超凡脱俗的逍遥境界。尧让天下于许由,代表世俗名利对逍遥境界的向往。这大概也是由于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俗之中有许多名缰利锁的束缚所致,借寓言的形式来表达对世俗的蔑视,从而追...
选自《庄子》 【导读】传说许由是尧的老师,尧认为许由比自己贤能,想把帝位让给他。许由拒绝了尧的请求,不愿做越俎代庖的事情。这则故事出自《庄子》,反映了庄子一贯的“圣人无名”的主张。文章比喻生动,语言工整,节奏流畅,具有很强的文学性。【选文】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①,其于光也,不...
庄子·杂篇·让王(一)【原文】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
本段属《庄子》·天地 【注释】 (1)许由连同以下数句中的齧缺、王倪和被衣均为人名,除许由曾见于其他典籍外,其余三人都是作者杜撰的隐士,他们清廉洁己,不同于世俗。 (2)配天:做天子。 (3)藉:借助。要:通“邀”,请的意思。 (4)圾:通“岌”,危险的意思。 (5)叡:“睿”字之异体,聪慧的意思。 (6...
最后庄子引出 《逍遥游》全篇的中心思想,使人豁然开朗:“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三句翻译成白话就是:修养高的人,会忘掉小我;修养达到神秘莫测境地的人,不再去建功立业;修养达到圣人境界的人,更不会追求任何名位 。 真正的逍遥游是要“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于无穷”,也就是要达到至人、神人...
许由曰:“噫!未可知也。我为汝言其大略:吾师乎(17)!吾师乎!整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18),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所游已。” 【出处】 本段属《庄子》·大宗师 【注释】 (1)意而子:虚拟的人名。 (2)资:给予。 (3)躬服:亲身实践,身体力行。 (4)而:你。轵〔...
说来也巧,许由的朋友巢父正好在水边饮牛,问许由在干什么,许由就愤愤地把这件事说了,谁知道巢父更生气:把许由骂了一顿:谁叫你在外面招摇,惹出事来了吧,你还洗什么,现在把这河水也搞脏了,我的牛还喝啥!就把牛牵走了。 △巢父饮牛 总结:这是庄子开篇逍遥游中的一则小故事。所谓逍遥游,就是“无所待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