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传播纽带 北京市海淀区 杨卓凡 广袤中华大地上,孕育着无数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由谁来讲、怎么讲,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传播效果。近年来,在对外交流中,一出生就与信息时代无缝对接的“Z世代”青年群体,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的“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项目,每年邀...
作为新时代的强国少年,更应勤奋刻苦,努力学习,不忘历史、不忘先辈,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认真学习、不断探索,努力成为新时代好少年。文字:乔玉珊图片:张雨欣
新时代高校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推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5月31日,在江苏省镇江市新金江社区,江苏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在展示制作的香囊和绘制的彩蛋。石玉成 摄 新华社发) 助力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现实需求和要义所在...
众多获奖作品围绕百年大党的奋斗历程、围绕新时代的发展成就展开全媒体报道,精彩纷呈。获得国际传播类别一等奖的新华社特稿《习近平带领百年大党奋进新征程》,聚焦建党百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走过的历程,围绕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展开叙事,充分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各方面的卓越才能和非凡领导力,揭示中国共产党...
发出时代声音,讲好中国故事。11月1日至3日,2023北京国际公益广告大会在北京首钢园举行。北京国际公益广告大会 大会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主办,以“公益之光 共筑华章”为主题,旨在打造公益广告的政策发布平台、工作推进平台、成果展示平台、民生服务平台、国际...
发出时代声音,讲好中国故事。11月7日,重庆市新闻战线庆祝第二十四个中国记者节座谈会举行。全市新闻战线代表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自己的节日。会上宣读《关于表扬第33届中国新闻奖重庆获奖作品的决定》和《关于表扬第26届重庆新闻奖(2023年度)获奖作品的决定》,并为获奖代表们颁奖。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代表领奖。在第...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传承民族根脉,弘扬中国精神,是新时代电视艺术作品的题中之义。很多作品在革命烽烟中擦亮英雄形象、彰显信仰力量。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以全景式、国际化的视野,把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搬上荧屏,彰显了中国人民钢少气多、以气胜钢的革命豪情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电视剧《觉醒年代...
正是基于此,在中国工程院指导下,凤凰网和金种子馥合香在2023年6月联合发起了“2023中国力量年度人物”评选,旨在通过表彰本年度以榜样之力推动社会向好向善的个人和团队,展现中国力量在科技创新、工程建设、民生福祉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和时代声音。经过第一阶段的专家提名,第二阶段的民意投票,顺利完成全部评选流...
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南国今报总编辑谌贻照以“转型没有止境,唯有奋‘融’争先”为题,讲述了自己挺进全媒体阵地和直播带货新天地的心得,他认为新时代主流媒体不谈转型,就只能谈生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特别节目部主任闫东以创作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为切口,分享了自己对精心制作、精湛制作、精准传播的新闻...
广大新闻工作者要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工厂车间,深入体育场馆,深入边防哨所,写人民之声,表达人民之意,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把中国人民最优秀的一面展现出来,与新时代同歌共舞,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挥动如椽之笔,热情讴歌新时代的发明创造,热情歌颂新时代的伟大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