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堂录》中,毛泽东记了这样一段话:“惟安贫者能成事,故曰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可见,青年毛泽东认为唯能吃苦、能奋斗者才能成事。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艰苦奋斗的本色在于勤奋。他在《讲堂录》中还写道:“勤务之益,一以医偷惰,一以药文弱。有地板之室,...
《讲堂录》,即毛泽东1913年就读于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的学习笔记,内含杨昌济、“袁大胡子”袁吉六等老师的讲课内容,共47页,一万余字,全部为毛泽东用“兰亭体”小楷字书写而成,对毛泽东一生影响甚大。这里选录的内容,主要是修身部分。 涤生日记,言士要转移世风,当重...
《讲堂录》收录在《毛泽东早期文稿》中。 青年毛泽东 《讲堂录》里有一段这样写道:“医道中西各有所长,中言气脉,西言实验。然言气脉者理大微妙,常人难识,故常失之虚;言实验者专求质而气则离矣,故常失其本,则二者又各有所偏矣...
事实上,毛主席读书的时候,不管是在私塾里,还是在第一师范学校,都有很多手写的东西,特别是他在私塾里写的一手好字,让人意想不到,比如他在私塾的时候,《讲堂录》也被人拿出来展示过,只是没想到,他写出来的字,却是如此的飘逸,如此的飘逸,如此的吸引人,任谁看了,都会感慨万千,惊叹不已,与我们平日...
这是毛泽东1913年《讲堂录》中的一段话,记的是杨昌济先生修身课第二讲中的一段讲义。杨先生本讲的主题是释圣贤, 故向毛泽东等同学讲了孟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说,并证以墨子“壮士断腕”之例。 杨昌济先生是新儒家,从学理上讲,他是扬儒抑墨的。孔子主张“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认为“直在其中”。儒...
其实,毛主席在求学期间,无论是私塾期间,还是在第一师范期间,都留下了大量的手稿笔迹,尤其是在私塾奇迹的字迹,更是让人出乎意料,这不,就有他在私塾期间的听课记录《讲堂录》示人,没曾想,他的字迹竟然是这样式的,轻盈率意,很是有看点,相信谁看到这样的字迹都会有一番感慨的,更是让人大吃一惊,和...
讲堂录(一九一三年十月至十二月)白沙事迹 详《明儒学案》。宋元多理学之士 有《宋元学案》。〔2与弼皖人 安贫重实行 〈簸〉谷其一端也。3〔4厚者勿忌人 实则不说大话 不好虚名 不行架空之事 不谈过高之理。不行架空之事福泽谕吉5〕 〔〕涤生日记〕 言士要转移世风 当重两义 曰厚曰实。〔〕有...
21.药文弱文弱者多,国用不振,吾国是也,坐此而不能与外竞。夫兵者,国之卫也,非强悍有力者不胜其任,尤非多受教育者不能有功。 吾国士人既甚弱矣,则兵出于召募,而无赖鲜识之徒充其选,驱之临战,不待交而先溃, 历年国受巨创者以此。 22.人之为人,以贤圣为祈向,而孝义廉耻即生焉。
毛主席在一师求学时有多种手迹留存。“马日事变”后为防反动派迫害,他的族人们将他存放韶山家中的书籍信札笔记等物搬在后山烧毁,他的幼年塾师毛宇居冒险留下了两册课本和94页九行直线本笔记(计万余字),包括手抄《离骚》、《九歌》和七十多页《讲堂录》。
从《讲堂录》的国文课记录看,内容基本上偏重诗文、诗史结合,兼涉人生哲理、修身及社会知识;由此可以推测,袁吉六充分发挥了知识特长,因自己善诗,亦通古今文史,故国文课的讲授诗意浓郁,授课将文史哲贯通,这让青年毛泽东从老师处获得大为有益的诗学知识。 笔者就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