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有多种途径可以变成长期记忆。在意识层面,我们可以靠背诵让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与短期记忆短暂的电活动模式不同,长期记忆基于神经元之间的新连接,而建立连接的基础是突触,重复想要记住的事情能够刺激突触的形成。突触被看成是脑中真正“记住”信息的地方。 突触并不是一种直接接触的连接,实际上是一个神经元...
(1)外界刺激使神经末梢肥大,突触结构也变大,因而与相邻的下一个细胞膜接触的面积就增大,这样,神经冲动到达后对下一个细胞的影响就相应地增大。 (2)外界刺激使神经末梢分支,末梢数量增加,突触的数量增加,这样可以和更多的细胞建立联系。 (3)外界刺激时突触小泡数量增多,因而传递神经冲动的神经递质也增多,对下一个...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记忆和保存记忆的大脑结构一样稍纵即逝。如果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被破坏,通过突触连接网络来储存的记忆会随之消失。这些实验室科学家普遍认可的,记忆还是很神秘的,因此还在研究中,尤其...
1、学习记忆依赖于突触可塑性: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突触可塑性是指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在受到刺激时能够发生改变。在学习过程中,大脑需要形成新的记忆,就需要建立新的突触连接或者改变现有的突触连接,这就是突触可塑性的表现。学习记忆依赖于突触可塑性,突触可塑性的改变会影响学习记忆的效果。...
目前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在神经回路中向特定神经元(神经元分配)和突触(突触分配)分配记忆并非随机的,相反,特定的机制,如神经元兴奋性的增加、突触标记与捕获,决定了记忆存储的确切位置。我们提出对这些过程的综合观点,即神经元分配、突触标记与捕获、脊柱聚类和元可塑性反映了记忆分配机制的相关方面。重要的是,这些...
神经形态计算,以神经网络的硬件实现为目标,单个神经元和突触的器件实现受到广泛关注。记忆电阻器的出现,对突触可塑性进行了仿真,取得了可喜的结果。然而,神经元的内在可塑性,通过与突触可塑性的相互作用参与学习过程,很少被证实。在学习过程中,突触可塑性和内在可塑性是同时发生的,这说明需要同时实施。 在此,来自韩国...
通过神经元之间形成的环路联系,可使传入信息在神经环路中往复运行,记忆从而可以保持较长时间。 而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连接它们之间的突触来实现的。突触可塑性就是指神经细胞间的连接效能具有可调节的特性。其调节的方式包括突触结构的改变,如新突触的形成,已有突触体积变大;生理功能的改变,如通道敏感性的变化,...
一种短期记忆转化为一种长期记忆,需要在大脑内部发生一些改变,来保护记忆免受竞争性刺激的干扰或伤病的破坏。在细胞水平上,记忆表现为神经元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改变。一些新的突触可能会形成,以便一些新的神经元网络进行沟通联系(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纽带,神经元通过它们进行信息交换)。现有突触也会...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大脑能够根据毫秒级别长度的印象中收集、连接、建立图像,这种能力是记忆的基础。引申来说,它就是人形成的基础。这不仅仅是一种哲学似的抒情。每个感知经历都会引起神经元中分子的变化,重塑...
记忆是怎么形成的?神经科学界对于记忆形成的共识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发生了改变,又称”突触的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y)。 记忆是在哪里形成的?与记忆高度相关的海马区有一群叫做“印迹细胞”的神经元被认为是记忆存储的居所。但是如何在记忆的过程中直接测量印记细胞突触的连接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