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纠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东风轻轻地吹拂,云儿缕缕随风飘过。萧萧春雨时紧时缓不停歇。茫茫水边的小楼阁,新归的燕子忙筑窝。口衔香泥穿烟雨,落花粘身频飞过。 小径上落满了海棠花,缤纷斑斓花香四发。绿肥红瘦人愁煞。更哪堪,黄昏时节,庭院里...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译】 更哪堪,黄昏时节,庭院里柳树落啼鸦。还记得吗,朗月如辉的月光下,那人带着素洁的月色,轻轻地摘下如雪的梨花。 ◇ 《虞美人·春愁》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湿带落花飞。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
📖“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释义】 黄昏时节,庭院里柳树落啼鸦。还记得吗,朗月如辉的月光下,那人带着素洁的月色,轻轻地摘下如雪的梨花。 ——宋· 陈亮《虞美人·春愁》【赏析】 词人在这首词里发出了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寄寓了作者的经邦济世的思想抱负。在艺术手法上,全词运用比兴,层层勾勒,构...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黄昏时分,庭院中的柳树上传来乌鸦的啼叫声,这声音增添了整个场景的凄凉感。词人在此回忆起往昔月光下的美好时光,那时有人在月下折下洁白的梨花。这一回忆不仅是对美好记忆的追忆,也是对失去美好时光的哀叹。陈亮在这首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兴手法。例如,“海棠糁径铺...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出自宋代陈亮的《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潇潇雨。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译文及注释】 ①荡飏:即荡扬。 ②一点香泥:或作“一口香泥”。 ③糁:这里...
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上片通过“东风”和“萧萧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细腻的情感。燕子新归,香泥湿润,落花飞舞,这些景象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也透露出词人对流逝春光的感慨。下片中,“海棠糁径铺香绣”描绘了海棠花瓣覆盖的小径,而“依旧成春瘦”则表达了春天虽美却不免带来的凋零与悲凉。黄昏...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 出自宋代陈亮的《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译文:黄昏时庭院里柳枝飘摇,寒鸦啼叫。还记得朗月如辉的月光下,那人曾轻轻地摘下如雪的梨花。此句通过黄昏、乌鸦、月光、梨花等意象,构成了深曲凄凉的意境,词人触景生情,不禁生出满腹愁绪,也流露出词人因年华渐逝、壮志未酬...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陈亮是宋代著名词人,是绍熙四年的状元,文采斐然。却曾两次被诬陷入狱,陈亮空有一腔报国之志,许多复国之策均没有被采纳。于是陈亮将自己的志向、无奈都写进了诗词当中。在上面这首词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写春景、春愁的背后,隐隐有一股...
第四句“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写出了春天的回忆,记得那人是想起了故人,和月折梨花是和故人一起摘下月下的梨花,这些都是春天的往事。这两句用柳啼鸦和梨花作为对比,表达了词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往昔的怀恋。这首词是一首以景抒情的佳作,词人以风雨落花为线索,以春瘦为主题,以燕子、海棠、柳鸦、梨花...
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易逝的感伤和壮志难酬的悲愁。 结果一 题目 (一)虞美人·春愁①陈亮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水边画榭燕新归,一口香泥湿带、落花飞。海棠糁径铺香绣③,依旧成春瘦。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注释】①南宋政权建立以来,统治者不思举兵北伐。陈亮怀有一腔报国之志,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