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隐喻识解: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例如,“时间如流水”这个表达,就将时间比作流水,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得具体形象。 2. 转喻识解:转喻是通过部分代整体或整体代部分来识解事物。例如,“车水马龙”中的“车水”就是用流动的水来代指繁忙的交通,“马龙”则是用马匹来代指人群。 3. 范畴化识解:人们...
在具体语言现象的识解研究方面,相关学者主要把识解理论用于具体语言现象的分析,体现在词、句、短语、语篇等相关现象上,相关认知语言学家在探讨各自的识解理论内容和分类时都会用具体的语言实例来说明其观点,这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识解理论的应用。除此之外,国外相关学者还用该理论探讨某一类语言现象,如Cruse和Croft(2004)...
Langacker首先将这一概念引入语言学领域,他将语言现象背后涉及的识解过程定义为以不同方法构想和描述同一情景的能力。概念化的最终结果是一个综合成果,既包含概念内容,又包含相应的概念化方式。基于这一点,Langacker提出了认知语法理论中最为核心的主张之一:意义即概念化(meaning is conceptualization)。他进一步给出了四...
《认知识解理论视角下《活着》英译“偏离”研究》.docx,《认知识解理论视角下《活着》英译“偏离”研究》 一、引言 《活着》作为余华的代表作,其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在将这部作品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由于文化、语言和社会背景等多重因素的
在认知语言学的快速发展中,识解理论的提出与应用为我们深入理解语言的认知过程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作为语言和思维之间纽带的理论,识解理论强调了个体如何以不同方式感知和描述同一场景的认知能力。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认知、概念以及语言之间的复杂互动,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的语言使用和理解。
认知识解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的语言认知理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归纳谚语四类语义的基础上,运用识解理论归纳出谚语的四种识解模式,分别是:组合域焦点型表层模式,同域型表层模式,跨域型表层模式,域外合成焦点型深层模式.本文通过具体的例子分析,以希为谚语的识解提供一种新的角度.关键词...
认知识解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对同而相异的语言现象有着较好的解释力.本文对认知识解理论起源、内涵及其各维度进行了全面考察,发现其各维度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本文提出,辖域可更换为范畴,映射也可增为识解维度之一.另外,微观层面上的识解和宏观层面上的意向性结合,可使这一语言理论至善至美. 关键词: 认知识解 ...
认知语言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是认知识解理论,它是Langacker在1987年提出来的,他认为识解是组成概念或语义结构具体的方式,人们可以对同一情景解读多种含义,有些是相似的,有些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在面对同一情景下,人们可以先自己表达对事物的解释,例如视角不同、表述详略程度不一、出发点不同、关注点不一、重点不...
认知识解理论视角下《活着》英译的语义“偏离”研究——以白睿文
摘要: 该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观和认知观,将翻译研究与认知识解理论相结合,使用认知语法提出的认知识解的5个维度,对《蛙》的英译本中采用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期望从认知识解的角度来对译者选取的翻译策略作出解释,研究不同识解方式对作者翻译策略选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