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习题:1.最右面的一列和最下面的一行是校验比特。2.看懂例5-6后,可以举出很多类似的例子。例如,对于正确二维偶检验矩阵:检测和纠正单比特的例子是:双比特差错不能检测的例子:3. 解:计算因特网校验和,我们把16比特的值全部加起来:00000000 00000001 00000010 00000011 00000100 00000101 00000110 ...
5.然后第一个路由器使用ARP来获取相关的以太网地址,为55.55.55.55.55.55。 6.继续以上过程直到分组到达主机F。 e)A的ARP必须知道IP为111.111.111.002的主机的局域网地址。主机A发送在一个广播帧里发送ARP请求,第一个路由器收到请求包,并给主机A发送一个ARP响应包。该ARP响应包由一个目的地址为00.00.00.00.00.00...
第一层交换机到路由器的限制: 10Gbps/80 = 125Mbps b. 疑问: 采用图5-31的结构,而不是采用图5-30的结构,区别除了高度互联,第一层交换机还多了两个。 主机和Tor交换机的限制: 1Gbps Tor交换机到第二层交换机的限制: 10Gbps/10 = 1Gbps 第二层交换机到第一层交换机的限制: 4 * 10Gbps/40 = 1G...
1 1 0 1 | 1 ——— 1 1 0 0 | 0 P2. 例如,P1中的分组出现单比特差错: 101 0 | 1 0 1 1 0 | 0 1 0 0 1 | 0 1 1 0 1 | 1 ——— 1 1 0 0 | 0 可以定位是第一行第二列出错 如果是双比特差错: 1 1 1 0 | 1 0 1 1 0 | 0 1 0 0 1 | 0 1 1 0 1 | 1 ...
第五章: 网络层:控制平面 5.1节 R1. 基于每路由器控制的控制平面意味着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 当我们说网络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是"整体地"实现时, 是什么意思? 基于每路由器控制的控制平面意味著每个路由器都有一个路由选择组件, 用于与其他路由器中的路由选择组件通信, 以计算其转发表的值. ...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 第五章 复习题答案,https://github.com/jzplp/Computer-Network-A-Top-Down-Approach-AnswerR1乘客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课后复习题 有几题需要用到书本配套的网站, 由于注册不成功没能用上附带的java小程序, 但都从网上查到了数据, 网上许多答案都是重复的, 也不知哪个是原创就不表明出处了. 基本都是个人回答, 比较粗糙, 如有错误, 欢迎指出.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
计算机网络 自顶向下 第五章答案 中文版.doc,5复习题 虽然每条链路都能保证数据包在端到端的传输中不发生差错,但它不能保证IP数据包是按照正确的顺序到达最终的目的地。IP数据包可以使用不同的路由通过网络,到达接收端的顺序会不一致,因此,TCP需要用来使字节流按正确的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 中文版)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四版中文版课件第五章ppt.ppt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习题答案(中文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Andrews课后习题答案(中文版)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习题答案(中文版)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7版》课后习题答案中文版 [工学]计算机网络第四版习...
第 5 次冲突后 适配器从 0 1 2 31 中选择 K 故 K 为 4 的概率为 1 32 它对应于 204 8ms 的时延 第五章习题 1 最右面的一列和最下面的一行是校验比特 2 看懂例 5 6 后 可以举出很多类似的例子 例如 对于正确二维偶检验矩阵 检测和纠正单比特的例子是 双比特差错不能检测的例子 3 解 计算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