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情”说与《毛诗序》“言志”说的区别在于:(1)情是第一位的;(2)情的表达没有限制卫夫人《笔阵图》:“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可见陆机的“缘情”说是时代的普遍思想 三、言志说与缘情说的贯通1、白居易对《毛诗序》的继承 《与元九书》:“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深...
陆机的“缘情说”被认为是诗歌理论从“言志”向“重个人情感抒发”的转变。尽管“缘情说”并未完全割断与“言志”说的关系,但在强调个人情感抒发方面,它已经超越了“言志”的局限。“言志”与“缘情”并非截然对立,它们在不同层面交织在一起。志和情虽然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是相通...
南京师大学报 ( 址会科学版) 一九八六年第四期“言志”与“缘情”两大思潮的交 融一一论《又心雕龙》中的情志说陈 书 录在 中国诗歌理论 批评史上是 径渭 分明熟的标志是 刘韶 《文心 雕龙 》中的情志 说,“诗 言志”与“诗缘情”这两大 思潮如 同二水 分流。但并非,’言们 在汇合中交融,在 交...
“言志说”出 于《尚书》;“抒情说”产生于魏晋时期。其主要异同如下:异: “诗缘情”与“诗言志”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言志”是要求“发乎情,止乎礼义”,诗人的情必须符合儒家思想的道德规范;“缘情”则“发乎情”不必“止乎礼仪”。诗人已不必用人为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完全依据诗人的穷...
一、“言志说”和“缘情说”的渊源 总所周知,“诗言志”这个命题最早见于《尚书·尧典》:“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和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在现今可看到的典籍中,最早把“言”与“志”联系起来并放在一起的,应是《左传·襄公二...
中国诗歌自古就有言志说和缘情说,“诗言志”出于《尚书•尧典》,是就诗歌的社会功用而言的,强调诗人运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思想。而“诗缘情”出自陆机的《文赋》,是就诗歌的抒情特点而言的,强调诗歌主要用于表达作者的感情。诗言志和诗缘情并行不悖,在本单元所选的唐诗宋词元曲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异:理念不同 由于“志”本身内容的丰富和各人理解、取舍的侧重点不一,导致了后代诗论中“言志”与“缘情”的对立。“诗言志”的理论从而衍化出重理和重情两派。重理派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而往往忽略文学的艺术特点;重情派则与之相反,强调诗歌的抒情特点,重视诗歌艺术规律的探讨。然而,纵观...
然而从逻辑上看,"言志说"与"缘情说"之间却一直以来存在着某种隐约的张力。一方面,我们的古典诗歌史上并非只流传下来抒怀表志的诗作,这使得"诗言志"这个命题无法涵盖那些言志范围之外的作品;另一方面,诗人的情感经常会表现出挣脱严肃志趣而趋向行乐的倾向,这就使它很难保持与"诗言志"精神的相协一致。事实上,两者彼此...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志说、心声说与缘情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 〕 A. 形式说 B. 表现说 C. 娱乐说 D. 符号说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 反馈 收藏